七月的豫南大地,林木葱茏,生机勃发。在信阳市罗山县尤店乡,我们结识了这样一位基层的政协委员。在乡亲们眼里,她诚实守信,用瘦弱的肩膀成就了一段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的传奇;在委员们眼里,她踏实敬业,虽没有很高的学问,但参政议政的热情却很高,尤其对农村社会民生发展有着独到见解;在儿女们眼里,她是一位严厉甚于慈爱的母亲,因为她同时肩负起了父亲和母亲的责任。
她,就是梁成梅,信阳市罗山人,就读于清华大学企业家培训班。第九届罗山县政协委员,尤店乡“满堂红农业合作社”经理,被评为罗山县“首届诚信道德模范”,入选信阳市“最美信阳人”。
立业,诚信是她的根本
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农村,田地收入还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作为河南粮食主产区、优产区的罗山县尤店乡,当地百姓把多余粮食卖出去、而且卖个好价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当时的梁成梅和爱人李世明,正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农副产品门市部,主要销售农药、化肥,看到老百姓的粮食销售不畅,两人合计,开始做起了粮食收购和外销的生意,致力于拓展粮食销售市场,以更好地方便当地群众,同时还可以适度增加群众收入。经过几年的打拼,夫妻俩的小店价格公道、从不缺斤短两,赢得了乡亲们的高度信任。
在收购量日益增大的时候,两人迈出了人生和事业的重要一步——建自己的大米加工厂。2006年秋,他们拿出积攒几年的40余万元,东拼西凑花了160万元的满堂红米厂正式启动建设,并于次年7月正式投产试机。一方面是市场营销与开发,一方面是举债经营,缺乏流动资金。巨大的困难面前,是诚信的经营帮助他们走出了最为艰难的时期。因为在周边老百姓中的良好信誉,他们可以“打白条”预购稻谷,而且凭着过得硬的信誉,罗山县农村信用社在无担保的情况下为企业发放了20万元贷款,加上他们夫妻良好的人缘,一位朋友在没人见证、没有打条的情况下,借给他们10多万元……
这是“人品”“德行”与世俗眼光的较量。为了开拓市场,梁成梅把自己加工的大米送到了县城超市,先吃后买——这种当时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营销模式,很快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青睐,“满堂红”——一个农民自己的米厂很快红红火火,占得市场先机。
风雨,顽强是她的坚守
就在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命运与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2007年冬天,梁成梅的丈夫由于积劳成疾,身体突感不适,在到医院检查时丈夫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告诉她:“成梅,我无论得了什么病,你都要经营好我们的米厂,要对得起大家伙儿的支持与信赖!”一语成谶,当检查结果出来的瞬间,她内心深处突然感到自己的天要塌了——丈夫是胰腺癌转肝癌,这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但当噩耗突如其来的时候,她毅然默默无闻地选择了坚强。
她开始积极为身患重病的丈夫救治,先后辗转武汉、北京等地求医,即便是在最权威的北京301医院,丈夫也被专家们判为“死刑”,生命所剩时间无几。即便如此,她丝毫没有放弃延续丈夫的生命、延续自己对丈夫深深的爱。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在她血浓于水的爱中,丈夫的救治成为了专家们眼里的奇迹,丈夫能多活一天成为她的奢求,但在维持两年多之后,2010年丈夫还是带着不甘离她而去。
这是她人生最为低谷、最为挫折的时候,救治丈夫、经营企业、养育孩子、料理家务,一切都压在了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的肩头。有人劝她放弃,卖掉厂子,有人不信她还能翻过来身,一些过去的竞争对手开始蓄意想收购她的厂。面对这些如同雪上加霜的痛苦,梁成梅却用常人无法想象的坚强,顽强地坚持下来。刚刚十几岁的女儿,也是早早扛起了家庭的责任,辍学回家帮助母亲打理米厂。梁成梅的善行义举感动了上苍,米厂在困顿中新生,并逐步还清了欠款、债务,并于2013年收购了所有外持股份,满堂红——真正成为属于自己的企业,她兑现了当初对丈夫的诺言。
参政,求实是她的选择
和众多优秀的企业家一样,经历了艰苦的创业、辛勤的打拼,经历了人生的低谷、新生、辉煌……功成名就的同时,创业的艰辛也让她对广大农村老百姓的生存状况、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有着更加深切的体验和更加直观的感受,因此,一个问题强烈地萦绕在她的心中——一个企业家如何才能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一个农民企业家如何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2012年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信阳市罗山县委员会进行换届,作为女性、作为农民、作为企业家、作为道德楷模,梁成梅顺利当选第九届信阳市罗山县政协委员。“我很期待政协委员这个巨大的荣誉,当然我不是为了荣誉而来,我深深知道,政协这个参政议政的平台一定能为我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如是说。
和做企业一样,梁成梅从不好高骛远,对于如何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她也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要选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来做,这样才有意义和价值”“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把事情搞清楚,绝不乱提一个观点”,最终,她把目光锁定在农村产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建设上。
她开始依托满堂红米业,拓宽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积极推动满堂红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现在,公司的生产基地已经扩大到30000多亩,在尤店乡的基础上,辐射到东卜、高店、龙山等周边毗邻乡镇。
在身体力行的同时,她把在推广这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梳理和整理,并以“关于进一步提高绿色农业生态基地建设”为主题提交了提案,引起了罗山政协和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并获得了罗山县政协重点提案奖。
回馈,善良是她的情怀
“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尤店乡的水土孕育了我的企业,我必须为尤店乡的老百姓多做好事、多办实事。”梁成梅委员在企业做大之后,回馈社会、多行善举,几乎成为比干自己事业还要重要事情。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她丈夫正躺在北京的病床上,即便如此她还是省吃俭用捐出了近万元,更让民政部门的同志感动的掉泪是梁成梅一句朴实真诚的话语:“我困难,灾区群众比我还难,钱不多,但这是我们这个小小家庭的一点心意!”如今,凡是逢年过节,梁成梅都要带着米厂员工,成卡车成卡车地把优质稻米、粮油送到周边乡镇的敬老院、孤儿院,这些年累计捐款、捐物达数十万元以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4年,梁成梅开始依托自己的专业合作社,着手建立一个为老百姓增收的平台,旨在建立一个不为种粮发愁、不为卖粮担忧的绿色通道。梁成梅是善良的,这源于她骨子里泥土的芬芳。草根慈善,是她大爱无言最好的、真实的写照。
好人一生平安,我们祝福梁成梅,梅花凌寒分外香!
(信阳市政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