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专题荟萃 > 学习教育 > 河南省政协60华诞 > 委员风采

政协委员“赵三多”

时间:2015-10-30 00:00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虽没有华丽的语言,但能从他敦厚质朴的面相上透射出果敢与坚毅;虽没有挺拔伟岸的身体,但能从他坚实自信的精神中感染到魄力与魅力。他,就是襄城县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县实验学校董事长赵军涛。

  每天早上5时左右,他在襄城县烟城路的东段的市政广场上跑步晨练,并不时停下来,擦把汗,接着跑。在这里,号称“赵三多”的赵军涛,以电话多、孩子多、调研多而成为襄城县的“明星”。

  想找到赵军涛,很不容易,几经周折笔者才和他约定在学校办公室见面聊聊。半小时后,夹着笔记本的赵军涛急匆匆地赶回来,一脸歉意地说,刚才参加完学校一年级一班的家长会,征求家长们对学校管理的意见。摊开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着家长们的“吐槽”:学生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孩子之间如何相处,班级人数多少合适……

  擦干额头上的汗珠,赵军涛向笔者诉说了创业经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凭借着对人生梦想的执著追求,带着青春的热血和朝气,二十出头的赵军涛离开天津八十一师。退伍转业后,他被安排在当地乡政府工作,由于受过部队的锻炼和已养成的良好作风,工作倒是得心应手、顺水顺风。但敏锐的他则抓住政府人员分流的契机,毅然辞去人人艳羡的“铁饭碗”,下海经商。他先后做过产品推销经理,开门店搞家电销售,三年的摸爬滚打,使他攫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做家电销售期间,赵军涛了解到不少城镇双职工为接送子女上学而发愁。再加上农民工外出务工,留守孩子上学问题更成了难事,办一所人民满意、社会满意的民办学校势在必行。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赵军涛想到了回报社会、服务社会。说干就干!在他的努力下,1998年8月,襄城县第一所高标准、全封闭的寄宿制民办学校——新世纪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2007年国庆节,一期工程投资3500万元、占地120亩的襄城县实验学校破土新建。目前,该校小学部六级60班、现有师生3000多人,幼儿部四级24班、现有师生650人。

  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为此,赵军涛严格规范学校管理,以质立校,打造“幸福教育”特色,营造师生快乐、和谐、幸福的成长乐园与精神家园。他积极转变角色,虚心向德高望重的老教育工作者求教,在学习中管理,在管理中总结,逐步完善,很快实现了从“外行”到“内行”的华丽蝶变。他本人相继被推选为襄城县第八、九、十、十一届政协常务委员,先后被许昌市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许昌市劳动模范,荣获许昌市“五一劳动奖章”;他所创办的实验学校也连续被评为省、市、县“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全国最具创新力榜样学校”。

  说起绰号“赵三多”,赵军涛苦笑不已:自己一方面是政协委员,另一方面又是教育工作者,身份的界定,让他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奋蹄疾行,根本停不下来……

  电话多,两块备用手机电池形影不离

  “喂,付校长,你好,咱们学校二(一)班男生宿舍的空调噪音还大吗?赶紧找人维修一下,别影响孩子们休息……”“董事长放心吧,已经找人修过了。”

  “喂,赵董,幼儿园大班的李一萌感冒好啦,您不用牵挂了。”“好了就行,那我就放心了。”

  “喂,老哥哥,你提的问题我正在调查研究,形成提案,到明年开会时,我就提交上去,有什么回复,我第一时间给您说啊,谢啥?客气了,谁叫我是政协委员哩……”

  ……

  在和赵军涛谈话期间,不时有电话打进来。“很抱歉,学校里的事情太多了,也太杂了。”接完电话,赵军涛带着一丝歉意说道。

在赵军涛的公文包里,笔者注意到,每次外出,他总是随身携带2块备用电池、1册电话记录本。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总是和他联系最多。即使出门上街,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也总是喜欢倾听别人“唠叨”。“别人的烦心事,你记在心上,在召开政协会议时可以形成一个提案,慢慢地有了答复,唠叨的朋友便和你什么话都说,没有什么掖着藏着的,他把你当做知心朋友啦!”谈及外出时携带的电话笔记本,赵军涛满足地笑着。

  孩子多,25名在校留守儿童亲切地叫他“赵爸爸”

  “赵爸爸,你快看,这学期的语文测试,我又得了第一名!”“赵爸爸,你知道吗?我学会自己洗袜子了……”一到校园操场上,十几名小学生拉着赵军涛的手不放,有一年级的,还有三年级、五年级的学生,他们都亲切地叫赵军涛为“赵爸爸”。这是怎会回事?

  面对笔者的“一头雾水”,赵军涛道出了实情:原来,赵军涛在创办实验学校之初,经过一番调研,发现在农村有许多青年外出打工,孩子和老人留在的家里,老人年龄偏大的,也无力辅导孩子学习,无力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部分孩子长期下去造成营养不良,学习成绩较差,自卑心理严重。为此,通过走访,赵军涛毅然将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免费接到学校体验学习。随后,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他都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学生到校后,慢慢地适应和喜欢上了这个新环境。一段时间后,家长普遍反映:孩子们来到实验学校后,学习成绩普遍得到提高,尤其是自理能力和自信心得到有效提高。慢慢地,5名、10名,20名,到现在的25名农村留守儿童都认赵军涛为“赵爸爸”,有什么知心话都愿意和他讲。

   调研多,15份提案见证他的责任担当

  “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难问题亟待解决”“民办教育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校园周边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民办教育是对教育资源的有效补充”“新时期下如何办好民办教育”……翻开赵军涛办公桌上的一沓沓提案,30多份提案草稿、15份提案拟稿映入眼帘,也见证着他在参政议政中勤奋踏实、兢兢业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我对政协有很深的感情,1999年我被增补为政协委员以来,通过调研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境界,增长了知识。同时,利用这个平台,我能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表达老百姓的诉求,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作为县政协委员,赵军涛一直积极建言献策,彰显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十五年的履职生涯中,赵军涛立足民办教育,在教育资源、校园安全、留守儿童等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中,做到不躲避、不推扯,敢于担责。为弄清群众反映的问题,他不顾工作疲累,多趟往群众中跑,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政协会议一结束,赵军涛便在第一时间向反映的群众做答复,直至群众满意为止。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赵军涛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无论工作再忙,只要政协开展调研、视察或会议等活动,他都设法挤出时间积极参加,围绕经济发展积极献计出力。自2000年以来,他参加了6次调研视察,提交的“建设美丽幸福襄城”“如何将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资源共享”“新时期学校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等10件有见地的提案,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所提的“加强烟城路东段交通管理,树立城市好形象”“缓解中心路中段交通压力”6条社情民意均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他始终认为,立足本职工作、无私奉献社会,这不仅是政协委员的责任,更是他工作的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未来的发展,退伍军人“赵三多”豪情满怀,信心百倍。作为一位政协常委,赵军涛勇立潮头,敢于担当。“我有义务有责任承担义务,力争为襄城县民办教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赵军涛如是说。

(许昌市政协推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