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 青春印记展才情
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李楠酷爱中国传统艺术,自幼习画,10岁拜著名花鸟画家张克洪为师,学习写意花鸟,开始艺术启蒙。2001年如愿考入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系统学习研究绘画艺术。2005年7月大学毕业,任教于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从事基础教学和艺术创作工作,当年寒假李楠赴豫南农村进行水墨人物写生,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2006年5月,李楠在黄淮学院南区图书馆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共展出45幅写生作品。2006年12月23日,“青春印迹”李楠等中国画三人展在驻马店市天龙大酒店开幕,并召开艺术作品研讨会,许多老一辈艺术家齐聚一堂,对所展作品展开热烈讨论,是为当年驻马店画坛一大盛事。
这一时期,李楠展出的作品大多是泼墨人物,画面潇洒飘逸、灵动,才情跃然纸上。他的阳光、自信、积极,在画面中得到了尽情释放。画面的大开大合,行笔的自由奔放,无不宣示着一个年轻人无所畏惧的探索和开拓精神,是李楠对于光影因素在水墨人物画应用之早期探索成果的真实再现。
2006年11月,李楠创作的《山水》参加河南省第十一届美术新人新作展,荣获优秀奖。这幅所谓“山水”其实是一幅水墨人物,因作画之时反复皴擦,人物形象被强烈的笔墨效果弱化,故而评委在获奖证书作品名称栏误填写为《山水》,颇有玩味之处。2007年10月,他创作的《高原人》还入选河南省高等学校美术教师作品展。
首都三载苦磨砺 守望光影笔墨中
2008年9月,李楠考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师从汪港清教授,同时受到刘进安、韦红燕等先生的指教。李楠在北京期间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一段时间处在无比苦闷彷徨之中。也就是在这个苦闷彷徨的过程中,李楠渐渐的开悟、走向思想上的成熟。正如他写到的:“原来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寻来找去,我拥有的就是最好的。我一直都没有认真的对待过我那份无价的‘纯朴’和‘土味’,那是一份造物主赏赐的完美宝藏,只属于我一个人,我非但不应因此而卑怯,反倒应该为此而欢喜。想起我在北京的种种尝试,何以有始无终,一败涂地,只是因为面对艺术大潮,我只顾追风逐名而忘记了真实的自我,背叛了我的生活,那是无知的浮躁,是舍本而求末,是愚之极也。”可谓一语中的,道破了他当时的心态,是为开悟之言,使他不再迷失方向,更加清醒地认识了保持自我意识的可贵。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北京特有的文化氛围和首都师大的学术气氛充实着李楠的眼界和知识,他远离光怪陆离的艺术潮流,专注于光影因素在现代水墨人物绘画中的运用之研究,用光影视角解读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对中国绘画传统语言做了大胆探索,并以《试论光影因素在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为题完成了毕业论文。在总结前人光影理论的基础上,他对光影这一特定成像媒介在现代水墨画的运用进行了概念界定,并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及创作感受,探讨了在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中如何从画面自身构成去考虑光影因素的应用问题,总结出光对于画面结构的布局主要体现在对光因素的主动利用上。
在2010年7月首都师范大学2007级艺术硕士毕业作品展上,经美术学院艺术委员会研究决定,李楠的毕业创作《守望之一》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荣誉收藏,可以视为其在专业探索上的一个小成就。
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是他艺术人生中苦闷彷徨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品与以往相比,个性化、形式感的东西不再那么强烈,而是更细腻、更厚重、更深刻。这段时期他一直专注于西藏题材的水墨人物画创作,在创作中善于运用光影因素营造神秘、沧桑的画面效果,同时巧妙活用山水画中的皴擦技法制作独特的笔墨肌理,使作品呈现出朴素粗狂的笔墨意蕴、苍茫浑厚肃穆神秘的宗教气息。正是这一时期,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物画风格,也使他在绘画艺术上大有收获:
2009年1月,《冬日暖阳》荣获河南省第十四届美术新人新作展览优秀奖。
2009年8月,《守望》入选第十一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览。
2009年12月,《都市边缘》入选河南省第八届中国画艺术展。
2009年12月,《祈福明天》入选河南省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
潜心丹青气长存回望传统欲归真
2010年研究生毕业归来,李楠组建艺术工作室,打造出一个纯粹的艺术空间,绘画成为他生活的全部。2010年10月赴太行山写生,2011年2月赴豫南农村写生,2011年10月赴安徽宏村写生,这期间的坚持和努力让他很快迎来了又一波创作的小高峰。
2011年5月,《和谐西域》荣获河南省青年美协建党90周年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2011年9月,《守望》荣获河南省政协纪念建党90周年书画展二等奖。
2011年10月,《清凉世界》荣获河南省政协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书画展二等奖。2011年11月,《守望之二》入选河南省青年美术家作品展。
2012年前后是李楠在艺术道路上出现明显变化的一年,他开始暂时搁置光影因素水墨人物画创作,通过临习书法与传统经典绘画作品的方式将精力逐渐转向对东方传统艺术的学习研究。对于一个青年艺术家来说,这意味着鼓起勇气自我否定。在外人看来,他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渐入佳境的时候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重新学习,选择了一头扎在浩瀚如烟的传统绘画长河里。
作为青年画家,能够做到了不随波逐流,不过于贪恋名利,坚持真实的自我,保持对艺术淳朴的热爱,在艺术成长的道路上善于思考,进退有度,是相当不容易的。李楠在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上,在绘画作品创作上,首先考虑的是艺术本身的问题,其次才会去考虑艺术在世俗社会的存在问题。我们赞许他为梦想而执着付出,期待他有更加辉煌的优势人生。
实地调研摸实情 议政建言促发展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要如实反映社情民意,为驻马店市委政府及时了解下情、指导工作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这是委员的职责所在,这也是群众的期望所在。”李楠如是说。他表示决不能“只挂名,不议政”,更不能“只要荣誉,不要责任”。
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李楠坚持从保持社会稳定、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通过深入实地调研,就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他还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积极参加市政协开展的政协委员“三个一”活动,积极主动为民服务、排忧解难。
白桥路与南高速公路交叉口南有一段道路地势低洼,年久失修,加上在此段道路上行人与车辆混杂通行,特别是大型货车过往很多,交通秩序混乱,对周边居民以及附近的驻马店市第十一中学的师生带来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李楠向市政协提交了“关于彻底整治白桥路南段坑洼区的建议”的提案,尤其是他把实地走访过程中拍摄的反映该路段交通状况的图片附在提案中,增强了提案的说服力。该提案得到了驻马店市交通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将该路段治理纳入南开发区建设重要日程。
李楠先后到遂平县燕京啤酒厂、嵖岈山农业观光项目区等走访调研,与同行委员一起实地查看,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围绕加快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2014年8月,李楠参加市政协组织的双月协商座谈会,在会上就如何利用多种形式发展教育体育事业建言献策。李楠就推动校企合作进行调研,撰写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提升黄淮学院校企合作联盟内涵建设”的调研报告,报告围绕进一步提升黄淮学院校企合作联盟内涵建设,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建议,受到与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高度评价。
在履行政协委员职责过程中,李楠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通过学习高度重视学习,善于在学习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他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市政协组织的中共十八大精神和人民政协理论学习培训,提高了自己把握政治、服务大局的能力。他非常珍惜每一次参加政协会议、调研、视察活动的机会,向老的委员学习,向实践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履职建言水平。
(驻马店市政协推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