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省政协成立60周年。我从2006年任鹤壁市政协党组书记,2009年任市政协主席。近十年的政协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政协组织位置超脱、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近年来,无论是履行委员职责、参政议政,还是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时时刻刻地感受到——
政协是一所促人进步的大学校
政协既不是权力机关,也不是行政机关,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主要方式就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提出意见建议。因此,要比其他部门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分析得更全面,这就迫使自己切实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创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质量。多年来,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不断总结政协工作经验,积极探索政协工作规律,逐步确立了“维护核心、服务中心、贴近民心”的工作思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探索建立了季协商座谈会制度;坚持重点提案领导领衔督办,实施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和提案委员“四位一体”提案督办新机制,创新和完善重点提案办理民主评议机制,切实推动提案办理从高办复率向高办成率转变;坚持委员走访制度,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和百分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委员管理和联络制度,提高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进一步把握了政治方向、工作规则和协商方法。鹤壁市政协的工作也始终能够在内容上不断拓展,方法上不断创新,程序上不断规范,也因此得到了省政协的充分肯定。我市政协被确定为全省省辖市政协的唯一代表,参加了7月15日至16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
政协是一个协商议政的大舞台
政协的协商议政,要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围绕发展这个硬道理履行职能。只有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履行职能,把服从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贯穿于人民政协的一切活动之中,政协组织才能在中原崛起中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和大局观念,坚持从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把工作重点放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全局的把握上,放在对关系到推动“四个全面”、让中原更加出彩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思考上,放在党委、政府关注的大事、要事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上,在大局中思考、大局中定位,多提具有前瞻性、开创性的意见建议,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目标贡献力量。近年来,鹤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之大,今非昔比。鹤壁市政协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尽职尽责,用一份份调研视察报告,一件件提案社情民意,一场场会议上的铮铮建言,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持续发力,用智慧与汗水彰显了政协的价值。
我市浚县是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加快推进浚县工业化进程,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鹤壁市委、市政府着力要破解的重点问题。围绕这一课题,先后两年连续围绕浚县发展方向、主导产业定位、龙头企业培育等问题,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深入调研,认真谋划,研究对策,努力探索加快浚县工业化的有效途径,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浚县工业化进程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并积极协同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在浚县召开加快推进浚县工业化进程工作会议。对此,市委主要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在浚县加快工业化进程问题上,政协的同志们作出了突出贡献”。
食品产业是我市主导产业之一,但长期以来存在着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管理粗放、品牌产品辐射带动力不强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我们组织调研组,历时两个多月,深入县区、重点企业实地察看,发放调查表了解摸底,召开座谈会认真研判,集思广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草拟的《鹤壁市食品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采纳运用,为我市加快打造千亿元食品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持。
政协是一个为民办事的好平台
人民政协为人民,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年来,我始终坚持贴近民心,充分利用人民政协这一民主形式和民主渠道,积极做好察民情、解民忧、顺民心的工作,切实做到为民不言累,为民不言足,为民不言谢,言他人所欲言,言他人所不能言,“铁肩担道义,为民代好言”。
一是切实反映民情,坚持以人为本、履职为民的理念,始终把关注民生、为民服务贯穿于民主监督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促进了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近年来,我们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改善西部山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老城区统筹提升、医疗体制改革、食品安全、社会养老事业等问题,作为市政协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改善老城区人民居住生活环境,市政协在市委召开专题会议前两次组织开展了老区统筹提升情况的视察,提交了专题报告。在随后召开的第二次、第三次老区工作会议中,政协所提的一些意见得到了采纳和运用,有的成为推动老城区发展的具体措施。
二是善于集中民智,积极引导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深入到群众之中,通过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把群众的智慧搜集起来,把群众的创造总结上来,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真正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快速通道北延工程、老城区集中供暖、淇河生态保护等的重点提案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认真督办,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我们整理编发的《社情民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批示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推动了诸多问题的解决。
三是充分凝聚民力,坚持把团结主题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大力促进党派之间的团结合作,促进民族团结与宗教和顺,努力把各方面的力量团结起来,超越分歧,凝聚人心。我们主动服务企业发展,组织经济界、科学技术界、法律界的委员深入企业、沟通座谈,帮助解决发展存在的问题;坚持市政协领导联系帮扶委员领办企业制度,每年开展集中调研月活动,召开市直有关部门与委员领办企业专题对接会,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我们重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作用,鼓励并重点安排他们在政协各种会议上发表意见,参与调研、视察等活动;坚持市政协领导走访联系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制度,认真听取并积极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积极发挥所长,打造了“九鹤合作”“盟鹤合作”等履职品牌,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有为才有味,有味更作为。政协工作的十年,是付出的十年,也是收获的十年。付出的是辛勤、是汗水,收获的是信心、是希望。十年来的参与实践,使我深刻地体验到了人民政协在国家和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为参加这样的组织而自豪、而骄傲!我愿在政协工作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人民政协事业增添光彩!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鹤壁市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