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而步稳”,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节奏。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改革韧劲,增强改革定力,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才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省人大代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副组长孙廷喜说,深化改革首先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极大激发市场活力。2016年,我省减少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职权70项、职权子项36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181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推行。今年,我省要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强化清单管理,加强部门间放权协同配套,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
省政协委员、巩义市蓝天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二周说,深化改革体现在政务部门“权力清单”再“瘦身”,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同步取消、下放后,普通干线公路、水利、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和农、林、畜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现在市县就可以办理,无须再往省里跑了。对企业而言,政务部门在下放权限的同时,也要着力整治“红顶中介”,推进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机构去“行政化”,在人、财、物等方面与行政机关或挂靠事业单位彻底脱钩,真正实现市场化。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深入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批国家战略平台获得批准,再加上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出台实施,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人大代表、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说,建议将郑州打造成为金融高地,突破现有的政策,制定负面清单来吸引众多金融机构入驻河南,甚至做一个金融小镇,或者在自贸区内建设金融集聚中心,政府给足政策,吸引广大金融机构和人才进驻,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真正起到辐射全省,引领、带动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作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