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专题荟萃 > 全会活动 > 河南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 > 委员访谈

新型城镇化要解决入园入学难

时间:2015-06-25 00:00 来源:《河南日报》2013年1月18日第四版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镇,随迁子女进入城镇就学入园,造成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省教育厅调查显示,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占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总数的41.1%,但承载的在校生占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就读人数的比例却高达59.9%。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入学难”、“入园难”、“大班额”问题凸显,尤其在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矛盾更加突出。

民革河南省委一直关注着群众反映强烈的“大班额”问题,两次提案均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但随着城乡人口流动的加快,“大班额”问题在一些地区依然十分严重。

规划建设面临许多难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面临许多难题。”省人大代表、省实验中学校长马玉霞说,学校布局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不同步。在新城区建设、旧城改造中,学校布局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缺乏有效衔接,有的滞后于居民小区建设进度。同时教育用地紧张,用地审批程序复杂,有的从申报到批准需一年时间才能完成土地储备。另外,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硬性规定和必要监督,政策措施落实起来困难重重。

对挤占教育用地实行“一票否决”

马玉霞代表认为,要加强立法,确保城镇学校规划建设有法可依。从机制上保证在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中,教育设施和教育用地得到保障。各级政府可建立城镇规划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并将教育部门作为重要成员单位。对各种方式挤占教育用地及“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规避行为,教育部门具有一票否决权。

让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合拍,必须加大投入。民革河南省委建议,在不减少对农村转移支付的同时,加大中央政府对市、区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使区级政府有能力快速增加义务教育资源,尽快解决“大班额”等问题。研究制定鼓励开发商、个人及社会团体等民间资本投资、捐资建校的相关政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