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生命线和具有根本性的工作方针。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支重要力量,群众路线同样也是人民政协的生命线,是人民政协的根本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
一、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强在政协工作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人民政协与各界群众有着天然联系。“人民”与“政协”密不可分,“人民政协来自人民,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这是最好的阐释。人民政协组织拥有鲜明的特色、独特的优势,参与者众,代表面广,包容性大,凝聚力强,始终坚持并积极实现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当前,在经济结构、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等日益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转型发展,需要社会各界携手并肩、共同奋斗。因此,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优势,认真履行职能、开展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和了解,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增进社会团结,形成汇聚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强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并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对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推进政协协商民主,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发挥政协由界别组成的特色和优势,扩大公民和社会各界在政协的有序政治参与,发挥社会利益表达功能,支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愿望和诉求的呼声,切实履行职能,向党委、政府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谋创新之举,为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维护稳定唱好“主旋律”,发出“好声音”,聚合“正能量”。
二、大力践行群众路线,推动政协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仅仅是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切中了要害,抓住了关键。只有深入查摆、认真查找、摸透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明确整改的努力方向。对此,各级政协组织要以较真的劲头、较真的精神、较真的态度,对这些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真正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醒醒脑”的效果,让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看到变化、看到进步、看到信心。
在当前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务必要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努力在事业推进、机关建设、搞好服务三个方面实现新作为、呈现新气象、展示新形象,使政协机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群众观念、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工作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推动政协工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首先,要将政协工作当作事业来推进。
要心怀“敬仰之心”。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说“戏比天大”,把事业看得比天大就是人民艺术家的精神品格。不要老觉得政协无权无钱无人找、无所作为,实际上人民政协舞台很大,空间很宽广。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明确和具体,事业将更具生机和活力。人民政协不仅是社会的需要,而且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真正把个人岗位工作和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联,把政协工作当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推进,我们才会对政协工作怀有“敬仰之心”,才能够爱岗敬业,认真地去干一行钻一行,办文零毛病、做到无可挑剔,办会零失误、做到恰到好处,办事零差错、做到规范高效,就一定会大有作为。
要甘当“地基中的钢筋”。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同乡村干部进行座谈时重心长地说,“乡村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在座各位可以说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基层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正如一根根置身于人民群众地基中的“钢筋”,有着特殊而显著的作用。政协机关的干部要做政协宏伟事业大厦“地基的钢筋”,确保政协事业的根基始终坚如磐石。要克服攀比浮躁的焦虑情绪,要克服碌碌无为的失落心态,尽职尽责地把每一件具体的业务工作,哪怕是琐碎细微的“小事”都做到位了、做好了,涓涓细流终究能汇成江河的。我们的事业才能够从大家这种琐碎、细微的工作中做出成绩,才能够承接和发展人民政协的这份基业,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进步。
要尽心竭力作为。政协工作虽然没有硬指标、硬任务、硬担子的约束,但工作不能虚、作风不能飘、目标不能偏。我们应该以一种昂扬向上、有所作为的心态,积极适应机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上下工夫,“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埋头苦干、实干中推动事业发展,真正把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当成我们取得成绩、干成事业的治家之宝、发家之宝、传家之宝。
其次,要将政协机关当作充满正能量的“大家庭”来建设。
政协是政协委员和谐相处、合作共事的“大家庭”,整个政协机关就是一个委员之家。政协机关整体作风是不是过硬、服务保障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人民政协及政协委员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真正把政协机关建成充满“正气”、“和气”、“朝气”的名副其实的委员之家。
其三,要将政协委员当作主体来服务。
要提升服务的意识。进一步牢固树立为政协委员服务就是为政协履职服务的观念,增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的意识,时时处处用优质高效的服务,去体现我们的态度,体现我们的水平,体现我们的价值,去赢得广大委员和各界人士的认可、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政协机关成为“委员之家”、政协干部成为“委员之友”。
要提升服务的水平。不仅要谋大事、议大事、懂全局,更要钻研业务、精通业务,提高事务性的服务能力。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提高政协机关组织会议、承办公文、起草文稿、调研视察、信息宣传、联络接待、机要通讯等各项工作的服务水平。
要提升服务的效果。从建立健全服务委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委员履职知情明政的机制、履职成果报送转化机制等入手,密切与委员的联系沟通,提高委员的履职实效。
扎根沃土、承接地气、始终保持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让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信任,也是在新形势下做好政协工作的有力法宝。我们要牢牢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履职为民的理念、求真务实的精神、廉洁高效的作风,深入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把改进作风成效体现在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上,体现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实际成果上,通过充分协商、集思广益、增进共识,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以优异的成绩向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