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理论研究

培养四种能力 提升政协履职水平

时间:2015-07-02 00:00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政协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这是对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提升政协履职水平的根本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认同,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判断形势、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必须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坚强领导。要经常了解党委工作意图,把握党委工作重点、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汇报,始终做到与党委政治同向、思想同心、目标同行。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必须加强学习,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组织委员认真学习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把握全局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把脉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围绕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履职尽责,为破解发展难题献智出力,为更好惠及民生建言献策。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必须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紧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履行职能、开展工作。主动邀请党委出题目、交任务、压担子。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重心,及时撰写平时提案、认真开展调研视察,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实现党委、政府、政协工作同频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掌握实情,不了解民意,政治协商就不可能有成果,民主监督就不可能有成效,参政议政就不可能有建树。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必须事先学习调研课题所涉及的各种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把相关法律政策弄懂弄清楚,把法律政策的规定和实际发生的情况作对比,来说明问题。弄明白法律政策是怎么规定的,党委政府是怎么要求的,实际是怎么执行的,通过对比来发现问题。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必须了解调研课题的基本情况。把基本情况弄准、吃透,特别是在全省、全国的位次,与其他地区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问题是什么?差距在哪里?症结怎么办?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和商讨问题,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必须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内在规律,注重用数据说话,用定量分析支撑定性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质量高、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切中要害、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联系群众能力,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畅通和拓宽各界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提高联系群众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好政协机关中的委员和界别委员中的中共党员两个带头作用。政协机关中的委员和界别委员中的中共党员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直接实践者和有力推动者,其履行职能怎样,发挥作用如何,直接关系政协优势能否充分发挥。政协机关中的委员和界别委员中的中共党员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提案、视察、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主动为当地的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提高联系群众能力,必须创新联系群众的形式与平台。广泛邀请群众参加政协全会、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座谈会等重大会议。充分利用政协网站、委员联络室、委员社区联系点、委员联系信箱、委员飞信群、委员微信平台等形式,及时收集党委政府不易掌握、了解、听取的社会情况和群众呼声。提高联系群众能力,必须加强与党政部门的沟通交流,畅通信息反映途径。定期开展信息分析与研究,主动向群众讨教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及时以《政协工作通报》、《政协信息专报》等形式向党委政府领导报送。提高联系群众能力,必须加强对委员意见建议的督办。委员通过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就群众关心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关乎民生、体现民情。要完善委员意见办理全程跟踪、定期反馈、考核表彰等制度,通过提案评议、暗访等形式,促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得到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发扬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优良传统,贯彻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工作原则,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的存在和表达,以民主的作风团结人,不断增进思想共识、加强合作共事。”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必须发扬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优良传统。求同存异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基本政策原则。实行求同存异的目的就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把各方面社会成员的力量凝聚起来,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实行求同存异,要努力求大同,在各种社会政治力量中开展积极的团结、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各界人士不断增进和扩大共识,相信、赞同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实行求同存异,要敢于和善于存异,认真听取和反映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信仰人士的意见与要求,特别是各种批评意见,支持他们参与地方重大决策的讨论协商及其履行职责的各种活动,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必须贯彻民主协商,不断增进思想共识。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要拓展民主形式,增加协商密度,坚持广开言路、平等议事、集思广益的原则,让委员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充分发表意见建议。要有序地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切实改进提案、调研视察、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经常性工作,特别是要通过专题协商座谈会的形式,紧扣中央、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围绕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以“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及、委员所长”为着力点,注重邀请委员中的专家学者、专业工作者,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负责同志等有关人士参加会议,采取面对面交流、一对一问答的形式,实现委员和部门的互动、解疑和建议的统一,使之成为党委政府凝聚各界人士智慧力量,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增进共识的重要平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