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大力推进承接产业转移 有效应对经济新常态

时间:2015-07-17 00:00 来源:

[张民服常委代表省民进在河南省政协十一届十二次常委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近年来,我省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有效地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但是,我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和障碍,如重规模轻质量、布局不合理等现象普遍存在;政府驱动特征较为明显,地区间产业引进过度竞争;高附加值环节承接明显不足,产业集聚的根植性依旧较弱;一些重要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尚需破除,发展软环境建设差距较大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效果。在进入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着新要求和新挑战。因此,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加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已经成为我省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和更加重要的战略性任务。

为此,我们建议:

一、新常态下推动我省有效承接产业转移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1.从偏重总量向看中质量转变。打破以往“碎片化”投资格局,从较多关注总量规模向更多关注结构质量转型,新引进的项目应不再单纯地追求数量和规模,而必须更加强调项目的质量和集群效应。

2.从盲目引进向理性引进转变。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承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发展重点,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面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对接,发展配套产业,促进产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3.从短期行为向长期行为转变。目前我省正处于由传统比较优势向新竞争优势的转型期,资源、环保、土地、劳动力等传统比较优势不断弱化,以往政绩考核压力下的招商引资中普遍存在的短期行为可能变得更加举步维艰。因此,必须尽快把承接产业转移的短期行为转变为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长期行为。

4.从给予优惠政策向优化发展环境转变。长期以来,各地在招商引资方面,在给予优惠政策方面考虑的多,在发展环境优化方面却不够重视。在经济新常态下,这与政府职能和市场功能逐渐背离,因此必须加快转变这一做法,以良好的发展环境来促进有效承接产业转移。

二、新常态下推进我省有效承接产业转移要重点突出“四个加快”

1.加快引进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是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动力中心,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必须重视研发中心的引进。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培育需求,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来我省建立研发中心或分中心;对外地整体迁入我省的研发中心、引进的国家级研发中心给予资金补助,特别重大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按一事一议给予特别支持。

2.加快引进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是推动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方向。在企业、产业链、区域内不同层面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向现代制造业渗透延伸,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生产流程。加快引进、打造一批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提供商,以行业供应链为纽带,形成相互联动相互促进机制。在人才引进、融资、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引进业务层次高、资源配置能力强的服务业总部。

3.加快破解产业根植性障碍。产业的根植性既是产业集聚区生存发展的核心,更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环境。我省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必须要从企业堆积向产业集聚转变,通过优化产业集聚区要素配置,加快实施“聚链、强链、延链、补链”工程,着力在多个环节上寻求突破,引导产业集聚区内大中小型企业间建立分工合作关系,全面提高我省产业的延伸度和链接度,加快破解产业根植性障碍。

4.加快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有效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对于我省来说,优化发展软环境尤为重要。当前要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大力破解发展瓶颈,全面解决体制性障碍,积极探索符合载体建设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政绩考核体系,全面优化产业转移软环境。


(省政协十一届十二次常委会议秘书处 供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