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服常委代表省民进在河南省政协十一届十三次常委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依法治省工作,积极采取措施为法治建设提供科学遵循,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省依法行政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党和人民的期待、与法治政府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一、我省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比较淡薄,依法办事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依然存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三是政府简政放权还不到位,个别部门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四是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权力与利益挂钩、与责任脱钩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五是公务员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一些公务员存在“换挡焦虑”和“本领恐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建议
1.增强法治意识,科学界定政府职能。一是不断增强公务人员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公务人员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切实加强法律知识和业务培训,强化行政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二是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各级政府行政权力清单,确保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三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2.坚持正当程序,完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一是坚持行政决策的合法性。明确行政决策范围、权限、规则和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二是完善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健全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行政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三是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3.积极探索,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一是积极探索综合执法的有效途径,推进各个行政领域综合执法,减少行政执法队伍种类,合理配置执法力量,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资格管理。二是严格执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和罚没物品依法处理规定。三是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行政执法和公安、检察、审判机关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
4.推进阳光政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二是完善执法程序,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三是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完善行政执法职能相对分离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四是重视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5.防微杜渐,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与制约。一是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投诉受理机制,依法纠正违法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二是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行政效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关系公共利益事项的专门监督。三是在行政机关内部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四是优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增强司法监督工作力度,人民法院要稳妥实施行政诉讼案件交叉管辖、异地管辖等机制,检察机关要大力查办渎职犯罪行为,探索履行职责中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的督促纠正机制;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
(省政协十一届十三次常委会议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