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琴委员代表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全会上的发言(摘要)]
近年来,我省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和主流媒体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顺势而为,融合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紧迫感不强。二是体制机制壁垒尚未打破。三是投入严重不足。四是人才短缺严重。五是平台建设滞后。为此,我们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议省委省政府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化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将其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建立由省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主流媒体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重大事项和举措,加强跟踪问效。在“十三五”期间,加快主流媒体的数字化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主流媒体集团转型为全方位传播的大型传媒集团。
2.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主流媒体转企改制步伐,支持提高优秀骨干人才的经济政治待遇,允许探索优秀人才股权激励和新媒体项目管理层持股,实行新媒体员工“同岗、同权、同责、同待遇”,支持控股或参股文化企业、科技企业和新媒体。完善网络著作权保护立法,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3.加大资金投入。设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资金,安排专项资金补助主流媒体发展新媒体重点项目。出台鼓励主流媒体探索市场化融资路径的扶持政策。引入战略投资者建立媒体融合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孵化有较大潜力的新媒体项目。用好大河文化发展基金,推动融合重点项目建设。在落实负面清单管控的前提下,鼓励主流媒体在文化产业、科技产业等领域多元发展,探索新媒体盈利模式。
4.强化技术协作和人才培训。依托郑州国家互联网骨干支联点等通信基础工程,推动主流媒体兴办的新媒体与通信网络深度合作,形成战略聚合。以“中原云”平台为依托,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技术界限。放眼国内外引进急需人才。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人才技术优势,建立“河南媒体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破解技术人才和产品难题。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引导他们坚定新闻理想,牢记社会责任,树立互联网思维,提升为用户提供差异化资讯内容的能力和素养,为实现新闻媒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