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璋常委代表政协郑州市委员会在省政协十一届十八次常委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现代服务业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新的增长点,也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优化升级的新动力。目前,我省正处于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贯彻落实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的战略举措。
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内在发展活力
一是制订相关政策措施。围绕优化服务供给,增加短缺服务,制定落实市场准入、金融信贷、财政税费、土地保障、人才引进等政策措施,推动关键领域发展和业态模式创新,着力增加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供给。二是降低服务业物流成本。三是积极开展服务业领域试点改革。加快推进郑州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在旅游综合管理、社会化办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等方面探索创新。
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一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引领市场把优质资源投向亟待发展的服务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总部及功能性中心集聚。二是优化服务业投资结构。支持金融保险、信息传输、中介服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服务功能;积极引进研发设计、文化传媒、网络信息等创意企业,加快服务业结构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三是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赴境外战略性投资,开展海外并购和重组,参与全球竞争;对亏损企业加大资产重组与整合,尽快实现扭亏,帮助其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三、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一是促进收入增加,增强消费能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长效机制,增强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消费意愿。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收集力度和筹资融资能力,使职工老有所养,失有所供,病有所治,消除居民生活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预期。三是培育消费热点,释放消费潜力。大力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提倡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推动旅游消费、汽车消费、文化消费、个性化和定制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居民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四、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夯实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
一是加快推进创新与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技术、业态和模式创新,加快建设“多式联运、四港一体”大通关物流体系。二是发展特色专业物流。大力发展航空、保税、跨境电商等特色专业物流,不断放大郑欧货运班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开放品牌效应,推动建设进口肉类、水果、整车、邮政转运等十大功能性指定口岸。三是加快构建各类中心。加快构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陆港集装箱物流中心、全球网购商品集输分拨中心和全国重要快递物流中心,打造内陆国际物流中心和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先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效应。
五、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梳理服务业审批事项,突出重点进行攻关,更好地向社会和市场放权。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能和服务质量。二是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服务业市场准入,破除垄断壁垒,鼓励和引导外资和民间资金向现代服务业转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强化公共服务。确立服务业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在继续加大财政支持的同时,通过贴息、奖励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开放服务业投资领域,培育多元化投资和运营主体。四是加强要素供给。认真落实和进一步完善各类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价格政策、人才引进政策、土地供应政策等,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五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重视社会诚信的宣传和教育,营造诚信文化,加快推进服务业企业信用基础数据的整合、共享和应用,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业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积极作用,形成多方发力、共同推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
(省政协十一届十八次常委会议秘书处 供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