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政协主席陈国重代表政协汝州市委员会在省政协十一届十八次常委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近年来,汝州市坚持“全域一体、核心带动、节点跟进、特色发展”理念,以特色小镇建设为突破,以棚户区改造为核心,以项目带动为抓手,以改革激发活力,积极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多规合一”推进缓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较弱、产城融合不够紧密、土地资金等制约瓶颈亟待突破等问题。建议:
1.加强制度改革,形成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一要进一步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机制,出台相关意见,及时研究解决城镇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研究出台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文件,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把解决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城镇户籍限制,让他们在子女入学、就医、就业、社保、合法权益维护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2.完善土地管理和投融资制度,着力突破发展瓶颈。一是针对土地问题,要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依法稳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安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时,优先保障城镇化建设项目用地需要;加快完善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二是针对资金问题,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县级部门的指导,帮助其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加大对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的财政支持力度;建议省政府在融资信贷方面能多出台一些惠及小城镇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在更大范围支持和参与城镇化建设。三要进一步加大对县级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等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特色小镇建设资金的投入。
3.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指导。新型城镇化工作在推进中,面临着城乡规划、土地保障、产业支撑、生态环保、资金保障、户籍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用活用足政策,规避风险,破解难题,是各级各部门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4.强化宣传,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建议省级媒体开辟专栏,带头大力宣传加快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等,搞好政策的深度解读,帮助广大干部群众领会内涵,消除误区,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凝聚各方面力量。
(省政协十一届十八次常委会议秘书处 供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