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政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关于政协工作的新要求,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为突破口,紧密结合实际,抓学习、树导向,搭平台、定标准,激发干部内生动力,提振机关精气神,以机关服务力的有效提升促进了政协履职力的整体增强,各项工作积极活跃、亮点纷呈,党政领导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前所未有,社会各界对政协履职的关注和认可前所未有,政协履职的成效和影响前所未有,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前所未有,形成了蹄疾步稳、奋发有为的政协工作新局面。
一、抓学习,强基固本
把加强学习当成基础工程,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理念,形成了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氛围。一是树好“学”的导向。引导年轻干部从工作中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感悟工作,提出争当“三能”干部的要求,围绕“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加强学习,针对提升四种履职能力岗位练兵,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在学做结合中补齐“短板”、提升能力。二是打造“练”的平台。坚持内外兼修,从提升内在素质入手,开展学习竞赛、公文写作比赛,要求每名干部撰写会议简报、新闻稿件、调研报告,不断提升理论知识与专业本领;从锻炼外在能力着力,开展演讲赛、大论坛提供锻炼展示的机会,着重提升干部表达能力和工作艺术,大家都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珍惜并自觉运用各种平台、机会锻炼提升。三是发挥“带”的优势。“政协工作黄金屋,身边就有老师傅”。充分利用主席办公会、常委会、政协大讲堂等场合让老同志现身说法教方法,日常工作中手把手领路子,年长者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受到了尊重,年轻同志觉得找到了捷径、学到了真经,激发了“带”的积极性、“学”的主动性。这种乐教乐学的氛围和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大家普遍反映很充实、很受益、很有成就感。四是拉长“训”的链条。创造条件支持干部参加各种培训学习,要求带着任务学、带着成果返,将学习收获在机关全体会议上传达共享,延展与深化培训成果;探索实行灵活有效的领学领讲制度,针对一个专题、一个方面,一人领众人议,在学习分享的过程中共享各自积累的知识点、创新点,“碰”出工作灵感,“撞”出思想火花。
二、树导向,引路提速
教方法、讲策略、建机制,领导侧重于谋,同志侧重于干,领导谋得远同志落得实,领导放手同志上手,领导放心同志尽心,机关干部在充满希望的环境和氛围中持续提升。一是树好文化导向。注重文化引领,打造“讲学习、有智慧,敢创新、有活力,重服务、有效率”的机关文化,以业聚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服务传递理念,以品格塑造精神,将机关打造成充满正能量、充满人情味、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干部更有获得感,委员更有归属感。二是树好干事导向。一级带着一级干,主席领、主任带、年轻干部抢着干已经政协机关的常态。政协党组突出一个“领”字,统筹谋划、以上率下,明确目标,讲究方法,教之以法、授之以道,把机关管理转化成生产力、把打造环境转化成凝聚力,在潜移默化中引领提升;政协中层突出一个“带”字,有为履职、承上启下,以率先垂范的精神和出色出彩的工作带动干部提神,在落实决策中拉动提升;年轻干部突出一个“干”字,明竟暗赛,上行下效,锤炼作风、积蓄力量,在比学赶帮中主动提升。三是树好用人导向。坚持硬性标准,注重群众评价,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让每个人都感到有干头、有劲头、有奔头。新成立的委员联络室增加了正处、副处、正科三个职位;去年底,争取市委重用提拨机关5名级干部;今年提拔任用8名科级干部,有力调动了干事创业积极性。
三、搭平台,凝神聚气
采用大家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搭建让同志们有兴趣、有热情,能锻炼提升的平台,形成了几个相对固定、行之有效的载体,增强了凝聚力,提振了精气神。一是主席办公会优势凸显。创新实施主席办公会议制度,每月一次,机关全体参加,总结交流经验,压茬推进工作。一方面通过听取工作汇报,让每个委办室有工作之间的比较,还能让每名干部了解工作动态,零距离感受政协工作从谋划决策、安排部署、具体实施到总结汇报整个链条的工作艺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提升,成为传帮带的一个具体手段;另一方面,每次根据工作实际确定一个议题,就具体工作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剖析和交流,实际上也是一个专题学习和讲座。去年以来,我们共召开主席办公会18次、讲了18个专题。这一做法融交流思想、促进学习、提升工作于一体,得到了机关上下的一致认可。二是政协大讲堂积极活跃。创新开设政协大讲堂,既邀请大家、专家、名家授课“大家”讲,又让政协干部和委员轮流交流“大家讲”;既有政协业务理论讲座主流培训,也有戏曲、宗教等培养兴趣爱好、促进综合提升、思想交流的百花齐放,成为多视角、宽领域开阔视野、接受知识、交流经验的高端学习平台和品牌。三是形象提升工程扎实有效。深入开展形象提升专项活动,对办公环境、卫生条件、干部着装及礼仪都制定了明确标准,持续开展“形象提升月”,进行专项检查督导。目前,机关环境进一步优化,停车井然有序、绿化整洁优美、干部神清气爽,家园意识更加浓厚。四是各项主题活动蓬勃开展。“当好政协主席问计70后”“征集政协工作创新金点子”“政协机关‘三办’怎么办”“不忘初心、把军旅文化融政协”等专题论坛,“做政协工作行家里手”主题演讲和系列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的学习创新亮点。更加关注精神需求和文化生活,组织了政协合唱团,着力打造政协特色、政协专属的文化品牌。逐步建设完善了乒乓球室、羽毛球场、图书室、书画室等文化活动场所,组织了联欢会、运动会、军事实践、红色教育等活动,“搭起平台”换来“好戏连连”,政协机关真正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四、定标准,提升形象
坚持拉高标杆、提升标准,机关上下心有方向、行有标准,激发了动力、挖掘了潜力,焕发了活力。一是让标准融于平时点滴。树立标准意识,让每一个层面、每一项工作、每一名干部都有对号入座的要求。在工作层面,提出了“主席层面修静气、做表率、扎扎实实谋划工作,政协中层修底气、善作为、实实在在落实工作,年轻干部修才气、提能力、踏踏实实搞好服务”的标准;就职能分工上,提出了“专委会在‘专’上出彩、研究室在‘研’上着力、办公室在‘办’上提升”的标准;就每名干部,提出了“提升学习思考能力、服务履职能力、工作执行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的标准;在工作推进上,提出了“精准、精细、精心、精干”的工作标准,让每一项工作都成为展示政协形象的窗口、衡量政协干部素质水平的砝码。其中关于划分层面确定修身提能标准的做法被《中国政协》杂志刊发,并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发放与会委员。二是让标准成于制度机制。一方面,立足创新注重固化工作经验建立制度,先后建立了主席办公会议制度、考察学习制度等各项制度规范。另一方面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工作健全完善,先后制定、修订工作规程、办法、制度72项,提升了工作“三化”水平。三是让标准见于工作成效。去年以来,政协有为履职成绩斐然,协商民主的濮阳实践走进全国视野,提案督办成为民生品牌更多的走进群众,12篇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5篇以市委《工作通报》形式转发全市学习,党委政府认为政协会干事、能成事,多次交题要求政协支招献策、监督推进;书记市长到政协通报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法检两院主动走进政协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发改、监察、司法、公安等部门主动加强与政协的联系,政协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美誉度大幅提升,市委组织部、纪检委等纷纷到市政协学习交流自身建设经验做法……这些,都见证了政协自身建设的显著成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