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以航空枢纽建设带动郑州航空港经济 综合实验区加快发展的建议

时间:2017-02-04 00:00 来源:

〔章锦丽委员代表九三学社河南省委员会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航空枢纽建设作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积极实施民航优先战略。但也存在不少困难挑战。一是外部竞争压力加剧。二是基地航空公司少。三是航线资源不均衡。四是货源供给稳定性不足。

建议:

1.发挥战略叠加优势。综合考虑实验区与自贸区战略定位相关性较强的因素,争取将区内部分航空偏好型产业入驻自贸区,使其尽可能多的享有自贸区优惠政策。建议实验区在作为全国引智实验区和首批国家级区域性双创示范基地试点基础上,再赋予其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政策,打造实验区竞争新优势。

2.培育发展航空豫军。建议省委、省政府扶持打造河南本土总部型航空公司,专门开拓洲际客运航空市场和国际货运市场。同时,采取相互持股、适当降低起降费等方式,积极引进全货运和永久性基地航空公司,推动东方航空、西部航空、海南航空等在郑州设立运营基地。

3.拓展优化航线网络。重点开发连接全球主要货运机场和发达经济体的国际航线,开辟郑州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航线,扩大与国内主要枢纽机场的客货运航线,完善周边省份的省际航线,逐步形成以郑州机场为枢纽的省际、国内和国际三个航线网络体系。支持郑州机场拓展国内中转航线、周边国际旅游航线、冷链物流、航空快件等特定市场。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对在郑州机场开展货运的航空公司在航线航权审批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德国邮政公司在郑州设立国际邮件处理中心。

4.强化相关产业支撑。建议将台商投资区、加州工业城等统一纳入到以实验区为依托的临空经济区,引进航空设备研发制造、维修服务、航空物流、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航空偏好型产业,加快推进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建设,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借鉴陕西经验,成立郑州机场航空物流公司,专门整合和开拓省内外航空货物资源,努力保证和提高郑州出港航班载运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