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委员代表致公党河南省委员会筹委会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目前,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仍然相对较少,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和创新驱动的带动作用依然不强。
建议:
1.建立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省级层面,要提升高新技术企业领导小组规格,由省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建立完善科技部门、经济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协同会商沟通机制,解决好涉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大、重要、重点事项。在地方层面,各市县(区)政府要将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抓,协调解决好有关困难和问题。要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激发地方政府重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
2.加大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让科技创新的潜能充分迸发。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成本在10万元左右,一些中小微企业考虑到减免的税还抵不上申报的花销便放弃申报。要借鉴江苏、山东等省先进经验,制定详细措施对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小微企业给予必要的财政补助。要进一步加强资金扶持,通过开展科技担保、科技借款、政策性和市场化股权投入等科技金融服务,帮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助其快速发展,培育“科技小巨人”。要着力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导中小微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大型企业开展合作,让科技创新的潜能充分迸发。
3.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放管服”改革,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和服务机制。要加强认定管理,进一步调整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专家库,健全专项审计中介机构信用制度,建立网络评审系统,提高认定评审工作效率。要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简化税收优惠备案程序,降低办税成本,确保应享尽享。要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绿色通道,提供申请加快、维权援助、人才培养和费用减免等服务,提升专利工作服务水平。
4.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宣讲培训,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宣讲和培训力度,综合运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平台扩大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知晓度和发展成效影响力。要加快创新文化建设步伐,促进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科技创新,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