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关于推进河南省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建议

时间:2017-08-16 00:00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张弓常委代表民革河南省委在省政协十一届二十二次常委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今年年初,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要求“省级政府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基础条件,统筹推动区域内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为认真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提高我省高校竞争力,建议如下:

一、加快制定河南高等教育“放管服”具体实施办法,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力机制保障。建议我省要加强组织领导,尽快调研,拿出“放管服”的具体实施办法。该办法的制定可由被服务对象——高校拿出,这样可以尽可能地体现高校的需求,符合高校的实际。同时,该办法可以部分先行先试,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

二、持续提供目标导向与管理的财政支持,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力资金保障。建议我省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优势学科”财政资助力度,保证经费投入针对性、内在发展性与连续过渡性;经费支持要以明晰的目标为导向,推动学科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三、加大领军人才和学术创新团队的引进与培养,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撑。建议我省应尽快成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高层次人才的招聘及引进;出台《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制定和尽快落实引进不同类型人才的科研经费支持、住房、奖励等相关政策;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加快集聚国内外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重点选聘在本领域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的海内外人才,加快带动领军人才队伍和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实施人才建设工程”,形成一批优质教育资源。

四、找准优势特色,打造一流学科,对接河南经济发展。建议在已启动“高校分类发展计划”的基础上,深入实施河南高校分类管理,构建分类评价体系;制定分类评估与差异化拨款制度,引导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产学研大循环机制,通过政府部门设置大专项,引导企业和高校对接与联合,着力打造开放及时的信息平台,实现科研和市场的互动,需与求的结合。

五、科学评价、动态管理,确保建设实效。建议参考第三方评价的公认指标,同时考虑学术团队水平、科研成果和社会贡献等,尽快制定设立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认定条件;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对支持学科进行动态调整,避免只增不减和身份固化;强化跟踪指导,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根据建设成效,加大或减少支持力度,对有重大进展的学科给予奖励;将“双一流”建设工作纳入省政府目标绩效管理,并进行考核。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