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打赢脱贫攻坚战 教育应先行

时间:2018-01-27 00:00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张淑杰委员代表民盟河南省委员会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关键要靠教育和人才。我省在脱贫攻坚中应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人才保障。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政府的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教育信息化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三是贫困地区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四是职业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够充分。为此,建议:

一、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

加强对贫困地区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由政府牵头,各部门协作,从教育投入、设施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着手,多措并举,合力推进。各级政府要明确教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首位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做好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教育空间布局规划,并确保规划的贯彻实施。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落实县区政府在义务教育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加强督导监督工作,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强化督导结果运用。

二、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最大限度实施教育均等化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提高贫困地区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力度,改变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的现状,做到建设与使用兼顾、硬件与软件兼顾、数据采集与维护兼顾。

三、建立贫困地区教师激励制度和交流机制,确保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提高教师待遇,按照越是基层、越是艰苦地区补助标准越高的原则,逐步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定向培养贫困地区本土的师范毕业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鼓励退休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支教讲学。改革现行教师编制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和“县管校聘”制度,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机制,并向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健全教师交流机制,实现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明确城镇学校骨干教师到贫困地区交流的比例,把师资交流与教师的激励措施有机结合、统筹实施。

四、大力发展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加大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做好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在职业院校的师资培养、专业设置、质量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坚持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对接,开展订单培训。针对贫困地区农民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健全培育机制,创新培育形式,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改革创新试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