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常委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常委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一、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情况
我省是残疾人口大省,共有各类残疾人767.7万。截至2018年5月底,全省持证残疾人256.9万,其中重度残疾人120.3万。家庭是重度残疾人的主要活动场所。由于一般家庭环境是根据健全人的方便和舒适而设置,对重度残疾人却存在着“有米难做饭,有路难出门,有水难洗澡,内急难入厕”等现实问题。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指对残疾人家庭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改造,包括室内外地面平整及坡化、房门改造、厨房低位灶台、卫生间改造及安装改善残疾人家居卫生条件的其它设施等。通过家庭无障碍改造,可以有效解决重度残疾人的特殊困难,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解放其家庭生产力,助力重度残疾人家庭脱贫攻坚。
我省高度重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从2012年到2017年,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3364.85万元,省财政补贴2415万元,地方财政匹配1855万元,累计完成2.1万户改造任务,受到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的一致好评。
二、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面临的形势
今后三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按照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安排,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群,落实精准方略,在精准帮扶上狠下功夫。对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是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最急需、最迫切的现实需求,是助力其家庭脱贫攻坚的有效措施。
截止2017年底,全省221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中有残疾人32.98万,其中有家庭无障碍改造需求的重度残疾人19.14万。2017年,全省已完成6727户改造任务。根据《2018年河南省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今年将完成3.5万户改造任务,是之前5年总和的1.7倍。但是,到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覆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当前,我省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社会公众无障碍意识淡薄,包括残疾人及其家属在内的社会公众对家庭无障碍改造的重要意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二是市县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不够,除信阳等个别市外,大部分省辖市没有召开专项推进会议,县级推进落实的积极性不高。三是经费保障不力,2017年之前改造资金主要靠中央彩票公益金和省级补助资金,市县匹配资金很难落实。四是缺少有效的监督落实机制,影响改造整体进度。
三、加强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助力全省脱贫攻坚的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河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倡导无障碍理念,提升社会公众无障碍意识,共同关心、建设、维护无障碍环境,推进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危房改造、厕所革命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协调、精准实施,与全省危房改造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有效扩大改造覆盖面。
三是加强经费保障。将改造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给予保障。纳入脱贫攻坚项目库,统筹协调扶贫资金用于项目改造。协调各级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改造,各级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向改造项目倾斜。开展专项募捐等活动募集社会资金补充项目改造。
四是开展监督视察。将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纳入政协民主监督和政协委员视察的重点工作,督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加快工作进程,不断提高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面,切实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助力全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