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水污染防治刻不容缓

时间:2018-09-21 00:00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郑大文委员代表政协濮阳市委员会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常委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水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部分流域区域水环境质量差、河道环境流量不足、水生态受损重、水环境隐患多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做好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是一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河流水质不容乐观。我省区域内的河流自净能力较差。个别企业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河道内还存在污水直排、垃圾倾倒、黑臭水体、杂物漂浮等现象。

(二)生产生活水污染问题突出。近年,城市住宅小区大面积开发,餐饮业迅猛发展,宾馆比比皆是,进一步加剧了水环境污染。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造成土壤、河流、水库和地下水被不同程度的污染。

(三)养殖业污染问题令人堪忧很多养殖场没有完全实现标准化养殖,造成大面积地面水源污染。一些水库水产养殖造成的富营养化也对水库水质造成污染,危及农村饮用水安全。

(四)污水处理能力较低。大部分城市及村镇存在着配套污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污水排放体系不健全等现象。

二、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的建议

(一)明确责任,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水污染治理保障机制。一是明确主体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和“属地管理”,建立“定责、履责、问责”的水污染防治保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强化市级统筹职能,下放管理权限,合理界定市、县(区)、街道及部门管理职责,协同推进水污染防治。二是构建水污网格化责任监管体系。明确以河段、企业、行政村等为网格单元,设立若干个网格,设立网格长、网格员。将监管职责、任务、要求、目标等一一分解到每个网格,每一个网格员对其负责的地块实施全时段监管。三是探索社会化运作。按照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创新完善水污防治机制,将一些政府管理职能通过向社会转移,使政府从大包大揽中解脱出来,切实提高水污治理效率和质量。

(二)严格执法监督,强化水污染防治成效。一是深化污水防治。进一步加大对工业污染的防治,取缔整治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化工、造纸等企业大力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打击超标排放、偷排等违法行为。二是建立健全水污考评机制。各地市应建立“职责明确、精细治污、突出重点、严格考核”的水污防治考评机制。将水污治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各级责任的管理成效作为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三是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确保人员到位、装备到位、经费到位,为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三)完善再生水配套设施,推进废水循环利用。统一规划建设城市再生水管网和输送体系,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清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鼓励石油化工、纺织印染、造纸、化工、制革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依托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再生水回用配套设施,推动再生水用于园区内水质要求较低的工业企业生产、园林绿化、生态景观等。

(四)探索市场化运作,加大治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应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运用市场化手段,为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元化建设、企业化运营管理、社会共同负担费用的模式,逐步使政府从直接管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中解脱出来,让污水处理走向市场,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