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编写我省中小学《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加强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时间:2019-01-10 00:00 来源:

〔张淑杰常委代表民盟河南省委员会在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中原文化是优秀中华文化传统的核心,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进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我省现行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中原文化的知识普及和精神激励却相对薄弱,许多河南人并不充分理解自己家乡土地上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荣耀,在一定程度上也缺乏对家乡的文化自信。

为使广大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我们建议开设中原传统文化课程、编写中小学《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一、重要性

首先,是我省响应党中央重要号召的具体行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要求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其次,是我省实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战略,建设文化强省的现实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我省第十次党代会再次提出了“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目标和任务。最后,是提升文化自信,传承乡愁,增强文化认同感和爱国家爱家乡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我省中小学校开展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不断强化中小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记住本来,延续根脉,传承几千年来深藏于我们文化基因中的家风祖训、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

二、可行性

首先,有政策依据。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其次,在国内已有先例供借鉴。2016年,陕西省组织编写出版了《陕西历史文化遗产读本》系列读本。2017年,山东省启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拓展内容要求“特别突出山东地域文化特点,涵盖齐鲁文化、齐鲁地理和人文景观、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齐鲁风俗等方面。”第三,目前我省缺乏关于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读本。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是宽泛地针对整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读本,没有突出中原文化内容。最后,具备实力和条件。我省对中原文化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研究,拥有一批学有专长的学者,出版了一批以《中原文化大典》为代表的研究成果。

三、建议

(一)系统研制、开发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科学设置课程,不同学段设置不同课时。从制度建设方面保障学校切实开设相关课程。

(二)组织力量编写中小学《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由省教育厅牵头组建编写委员会。具体由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有经验的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做为编写队伍。由中原文化研究机构和高校相关专家学者规划整体课程。由有正规资质并在中原文化研究、教育图书出版方面具有一定经验的机构出版印制读本。

(三)加强中小学生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是加强宣传,抓好舆论引导。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的引领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将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内容以及中考相关学科的考试范围。三是整合我省文化遗产,加强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