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议

时间:2019-01-10 00:00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武卫东常委代表省政协常委视察团在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2016年国务院批复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郑州市统筹谋划、主动作为,在实现中原崛起、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城市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城市功能不完善、影响力不够大、产业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文化特色不明显和城市管理不够精细等方面问题。为更好地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视察团提出以下六条建议:

一、科学完善城市功能

健全多元共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郑州现代化大都市区,提升辐射带动和展示交流功能。完善轨道交通等一体化公交体系,加快以快速路网、综合管廊、海绵城市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破解城市发展瓶颈。大力推进城市景观改造,全面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巩固郑州枢纽优势和地位,推动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国际陆港)一体协同,不断提升集聚和扩散能力。

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全面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新一代智能终端、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高端合金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加快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强化金融集聚功能,尽可能避免有限资源在空间上分散配置。大力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和涉外法律、税务、会计等服务性中介机构,用好境外发债、离岸孵化、离岸金融、国际并购等通道和政策,提升郑州金融开放水平。

三、统筹考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应注重凝练城市精神。努力提升市民素质。综合运用模范带动、文化传承、开设文明讲堂、建设书香城市等举措提升市民素质,展现文明风采。努力打造城市文化。积极承办一系列规格高、水平高、影响力大的“国字号”文体赛事和文艺演出,提升郑州市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彰显城市文化魅力。

四、增强创新能力

开放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速新旧动能转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集聚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建设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机构,不断增强城市创新实力。特别是深化人才体制改革,下大力气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在郑州布局建设,以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人才,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五、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坚持依法治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管理顽症难题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系统思维,把规划、建设与管理统筹起来,把各方力量、各类资源和各种手段整合起来,形成既专业分工又高效协调的“全周期、全方位”城市管理格局,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全面落实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畅通企业家与政府沟通渠道,弘扬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进一步释放市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