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庚倜等9位委员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尼龙是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电气工程、医疗卫生等国民经济多领域的高分子材料,尼龙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平顶山是中国尼龙化纤行业的起源地,现有尼龙产业产能170万吨,其主导产品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位,尼龙66盐和尼龙66切片生产规模为亚洲第一,产品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是尼龙行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为充分发挥这一独特资源禀赋,省政府于2018年12月出台了《河南省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倾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千亿级尼龙航母——中国尼龙城,并要求到2020年尼龙新材料主营收入达到1000亿,2035年达到4000亿。这是我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好“四张牌”重要指示精神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我省突出抓好新兴产业培育提高、补齐产业短板、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在加快中国尼龙城建设的调研中,我们深感,在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中国尼龙城建设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总体规划审批速度缓慢,环评手续繁琐,严重影响园区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二是建设用地指标紧张,报批周期过长,致使招商签约项目无法尽快落地;三是铁路和内河水运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百万吨级的大宗物料长距离运输需求;四是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不足、研发能力不强、科技支撑力较弱。
为更快更好地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我们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议设立由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中国尼龙城建设协调会议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定期研判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和促进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
二、完善总体规划
建议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多规合一”的要求,尽快完善中国尼龙城总体规划,加速推进区域环评,为产业布局、项目入驻、产城融合建设提供依据。
三、推进审批改革
建议参照郑州航空港模式,建立宗地报批、项目审批等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在法律法规许可的前提下,下放审批权限。积极争取在中国尼龙城规划区域内设立保税仓库,为实现尼龙产业有力地拓展海外市场,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保障。
四、培育要素优势
建议对中国尼龙城区域内的企业用电实行补贴,或将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区域内的工业用电定价权下放给平顶山市。将沙河干流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向中国尼龙城倾斜。推动天然气大用户直供试点,降低企业用气价格。落实国家煤炭资源税优惠政策,把原料煤从煤炭消费总量中予以扣除,夯实原材料保障基础。
五、打通交通瓶颈
建议省政府督促加快沙河河道疏浚工作,确保沙河复航工程平顶山至周口段2019年底通航,为入驻尼龙城的企业提供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便利。全力支持中国尼龙城铁路专用线进入国家“公改铁”项目清单。
六、落实创新驱动战略
通过机制创新、政策扶持等措施,迅速集聚我省相关领域的研发力量,引进国内外相关智力资源,推动尼龙化纤纺织、工程塑料、聚氨酯三大研发平台建设,致力于研发先进生产工艺、高性能产品和拓展新型应用领域,为中国尼龙城的尼龙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