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把黄河变成大郑州的内河

时间:2019-01-18 00:00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李庚香委员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黄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郑州是黄河沿线正在打造的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心城市,就要利用沿黄优势,努力把黄河变成大郑州的内河,优化市域空间格局,扩大发展空间,建设绿色发展高地,带动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底色和亮点。

一、把黄河变成大郑州的内河是时代所需

首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发展大计。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大会”,各国签署“人类环境宣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其次,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绿色动能。一个城市如果仅是冰冷的钢筋水泥构成的高楼大厦,而没有绿色,这个城市就没有生机和活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郑州进入水润城郭的“黄河时代”,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选择”。《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明确郑州要“北联”,探索向北“跨黄河”与焦作、新乡毗邻地区联动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

第三,打造黄河生态经济带是大势所趋。建设国家级黄河生态经济带,使之与长江经济带形成南北呼应的绿色发展带,是势在必行的战略选择。近年来,黄河沿岸城市都在积极围绕建设黄河生态文明作文章。如济南正努力让黄河成为城市的内河,构建“济南版雄安”。郑州要抓住这一机遇,先行一步,把黄河变成大郑州的内河,努力建设沿黄生态经济带,为全国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提供经验。

二、郑州已具备把黄河变成内河的基础

一是从自然条件看,昔日桀骜不驯的黄河已走向岁岁安澜。历史上的黄河,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46年以来,黄河已创造了70多年不决口的奇迹。特别是小浪底水库打破了黄河“河淤堤高、人沙赛跑”的险局,且库容量巨大,能保证黄河下游河道20年不淤积抬高。

二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看,郑汴新三地已形成融合发展态势。郑汴新呈等边三角形跨黄河分布。自郑汴一体化战略提出以来,郑州与开封已逐渐成为一家人。近年来,随着我国建桥技术的发展,黄河不再是“天堑”,郑新融合发展提速。郑汴、郑新一体化共同发力,形成郑汴新大都市区势在必行,这为黄河变成大郑州的内河提供了发展机遇。

三、把黄河变成大郑州的内河的举措

第一,打通郑汴新三地水系是关键。三地河流、湖泊和湿地众多。郑州初步形成了“六纵六横三湖”河湖连通体系,开封启动实施“一渠六河”“十湖连通”等生态水系建设工程,新乡积极推进“五湖四河两渠”生态水系建设,新乡凤湖与郑州北龙湖形成龙凤呈祥的美丽景观。要把黄河变成大郑州的内河,仅靠郑州境内的黄河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打通三地水系,让黄河与三地河流湖泊形成一体化的黄河水系生态走廊。

第二,要以大运河为基本架构。大运河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在中国版图上形成一个“人”字形水流系统。三地正处在“人”字形的腰部,与黄河紧密相连。要抓住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历史机遇,围绕“郑汴新”水系调整,以大运河“人字”形水流系统为基本骨架,把黄河变成大郑州的内河,形成“郑开如意、郑新龙凤呈祥”的水系新局。

第三,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把黄河变成大郑州的内河,蕴含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过程中,如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包括土地、资金、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支撑能力等问题,都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顶层设计到总体规划,再到推进实施,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构建郑汴新黄河水系生态廊道,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新发力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