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宏滨委员代表九三学社河南省委员会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我省是临空经济大省,以郑州为“立体枢纽”核心的区位优势不断显现,“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远,有力推进了我省经济发展,拉动全域消费,带动投资增长,创造社会就业,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重要驱动力。但作为临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用航空及配套产业链具备的科技含量高、辐射领域广、联动效应强等优势还没有得以完全发挥。
一、存在问题
(一)通航产业对于提升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推进作用发挥不足。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吸引了大量外向型临空经济企业,带动全省更好地融入了全球经济大循环。但是受运输机场起降时刻与通航机场起降条件的限制,国际“空中链路”终端只能到运输机场为止,通用机场自成体系运行,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之间呈断裂状态。我省临空经济集中布局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而各县(区)不能发展临空产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高,群众就地就业受限等经济社会问题。因此,加快推进运输机场与通航核心机场的协同建设,打造郑州“一城双场”和“1+1+N”(国际机场+通航核心机场+其它通航机场)的航空运输体系,真正打通航空运输的毛细血管,使临空产业向各县(区)顺利布局,构建临空经济发展大格局,增加航空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带动力。
(二)通航产业对于打造我省制造业新高地的带动引领作用发挥不足。通航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环节,加快通航制造业发展,可以提高我省飞机整机设计和制造的技术能力,可以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带动耐热材料、复合材料、合金材料等相关技术领域的革新。随着航空产业和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并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了航空产业与汽车产业的跨界融合。2017年,吉利汽车看准未来出行方式变革,全资收购全球首家飞行汽车公司。目前,全球有超过20个团队正在进行飞行汽车研究,57家飞行汽车研发制造企业,基于通航产业为基础的飞行汽车将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三)发展通航产业对于推进我省快捷物流发展的助力作用发挥不足。空中运输容量是地面运输容量的10倍以上,并可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和社会消费层级。利用通用机场,发展通用航空短途客货运输,是缓解我省交通拥堵、实现快捷物流的低成本解决方案。随着电商发展,中小城镇的航空物流需求巨大,但传统的干支线航空物流模式不适于其“小批量、高频率、多节点”的特点,通过建立基于“运输机场—通用机场—航空起降点”的“干支线航空物流—通用航空物流—无人机物流”为一体的三级航空物流体系,可有效推进快捷高效物流发展。
二、相关建议
(一)成立我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指导,以郑州为核心,多点布局,全域成网,统筹协调,实现我省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强政策引导支持。省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从机场建设、研发制造、运营服务、项目建设、土地利用、金融服务、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帮助协调解决空域开放、航线开设等问题,建立空地联席会议制度,助推通用航空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三)深入推进郑州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将上街机场划转由省机场集团管理,推进形成“一城双场”联动发展、互为补充的机场体系。将荥阳的王村、汜水、高山等镇划归上街区,解决因通航示范区行政归属不一造成的规划建设不统一、不同步等问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