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关于建设河南省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议

时间:2019-04-02 00:00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郭旭东常委在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我省以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有关部署为契机,出台了《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建设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是培养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升产品研发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我省人口红利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省还没有专业的规模化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公共培训平台。建议尽快组织建设专业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力争成为全国第一家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建议:

一、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省政府明确专人对项目进行进一步考察、论证、立项,确定建设规模,推动项目实施。同时,建立项目协调机制,实行例会制度,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用地、资金等问题。

二、创新投资运作模式

项目主要包括实训厂房建设和培训设备两大方面。实训厂房可以使用标准化厂房。培训设备主要包括机器人、大数据平台、数控机床、实训工装工具、相关实训软件等。在项目投资上,可采取由政府部门、相关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设备供应商和承接单位等共同投资、共同受益的方式。在具体运作上,可采取以承接单位为主体的自负盈亏、自我造血、独立运作的方式。

三、规划平台远景目标

一是围绕我省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等相关产业培训技能人才,培养方向可定位在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汽车、机械、电力、信息技术及现代管理人才为主,为“智能产业、智能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培育我省特色鲜明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二是承接国家、行业、省、市技能大赛和相关职业技能鉴定,对外开展培训等服务。三是承接相关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如企业职工培训、技术创新、新产品试制等。四是积极申报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相关课题项目,在开展科研活动、申报科研成果、专利申请、技术开发与转让等方面发挥作用,提升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创新创业能力。

四、打造河南靓丽名片

一是有效扩大河南影响力。通过承办和组织高层次技能大赛,提升我省相关产业知名度,同时为我省开展智能制造对外交流合作提供平台,促进河南技能型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二是有效促进创业就业。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本身作为一个“智能制造创客基地”,可开展区域内创新创业活动,并吸引聚集外地高技能人才来我省创业就业。三是有效减少重复投资。我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行动方案,计划到2022年建设300所省级职业培训品牌院校,通过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资。

五、全面整合平台资源

建议将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设立在安阳,以安阳已经建设的“机器人小镇”为平台,整合安阳学院、安阳工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资源,依托安阳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植保无人机等优势企业,立足全省,面向全国,尽快为全省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各大企业的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技能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