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枢纽物流全产业链绿色化升级的建议

时间:2019-04-02 00:00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张志刚常委代表民革河南省委员会在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物流产业的重要性逐步显现。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统计,交通运输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总体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4%,仅次于工业产业21%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物流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占总体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5%左右。由此可见,物流产业作为经济活动价值链中的一个支撑产业,其全产业链绿色化升级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急先锋的物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伊始,就需要考虑绿色化发展问题。建议:

一、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实现物流企业规模效应

物流业是规模效应最明显的产业。“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互联互通加快以及消费升级,给我省的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有效推动郑州枢纽物流全产业链绿色化升级,建议鼓励物流产业兼并重组,形成大而强的物流产业集团,通过规模化效应,投入绿色技术和设施,逐步形成集约效应。尤其要鼓励有较强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整合兼并国外资源,培植一两家打通“一带一路”整个链条的物流企业。

二、充分发挥铁路的绿色优势,加强铁路运输

目前,我国运输方式还是集中在碳排放强度高的公路运输,便捷、绿色、低能耗、低污染、运量大且运费更为便宜的铁路运输在全国货运量中占比较低,相关的运能资源还非常紧张,而且市场化程度不高。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建议充分发挥铁路绿色物流的优势,加强货运铁路建设,对货物的揽货和参与主体进行更多市场开放,调动和释放铁路的运能,促进物流产业绿色化。充分发挥欧亚大陆桥的铁路运输便利性,以郑欧铁路为基础,建立以郑欧铁路为重要节点的货运铁路网,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三、鼓励企业建立多式联运的网络结构

国外的实践证明,甩挂运输和多式联运模式可以大幅度降低物流产业的碳排放。建议鼓励企业建立依托高速公路的转运港,实现甩挂运输。依托郑州的区位优势建设货物转运中心港,形成主轴—轮辐的轴辐状全国交通运输网络结构,实现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依托目前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区位优势明显的郑州,建立“一带一路”的多式联运网络。

四、推进物流集装器具和信息传递标准化

集装器具的标准化有助于物流企业输配货物的快速移动,提高车辆的装载效率。物流集装器具的标准化,应该从车辆、轮船等大型设备装载的标准化到集装箱的标准化,再到托盘和周转箱的标准化,形成一整套的标准化体系。物流信息传递方面,有很多“互联网+物流”的公司出现,如安能、满帮等,这些公司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辆配载率。但目前实时配载和实时物流信息传递不畅,需要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提高车辆配载率,降低车辆碳排放,以标准化带动物流全产业的绿色化。

五、鼓励企业采用低碳运输工具开展物流业务

低碳运输工具和技术的采用能够极大地提升物流产业的绿色度。低碳运输工具和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日常运输工具运营效率的工具和技术,二是使用新的清洁能源的运输工具。提高运输工具运营效率的工具和技术包括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巡航控制技术等。清洁能源的运输工具包括电动运输车辆、氢能源运输车辆等。建议在建设郑州物流枢纽过程中,同时开展绿色化论证,发展融资租赁、按使用收费等新型商业模式,鼓励企业采用低碳运输工具开展物流业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