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顶压前行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0-01-12 16:15 来源:三次会议秘书处


马四海委员代表黄庚倜、苏晓红、卢锡恩、巩国顺

    张 弓、张电子、李建华、王淑敏等9名委员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去年以来,我省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发展态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是,受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和国内增长动力转换尚未完全到位的影响,河南与其他省区一样,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增多,以下短板尤为突出:其一,政策导向作用发挥不充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需要建立;其二,载体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其三,招商引资针对性不强,项目质量不够理想;其四,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便利性、要素供给支撑性、执法行为规范性、市场体系开放性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印发的《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充分考虑不同领域和区域的发展定位和差异,尽快出台一套反映共性、体现个性、包括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在内的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促使高质量发展在科学指标体系下稳健运行,促使高质量发展理念从无形变为有形,促使新决策新政绩导向的转变,引导各方面在质量效益、创新能力、就业创业、民生福祉、生态环保等发展目标上聚焦用力,持续提升经济优质度、发展集约度、区域开放度、城乡统筹度、环境友好度、群众幸福度、社会文明度、形象美誉度。

二、全力打造平台载体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发挥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河南西部(洛阳—平顶山)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发展平台的战略组合作用,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国家战略规划与平台载体建设的优势叠加效应。加快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强化中国尼龙城建设带动作用,着力引导我省资源型城市立足区位特点、要素禀赋、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找准差异化产业定位,实施城市间错位发展,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城市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

三、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招什么、谁去招、怎么招上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推动招商引资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机结合、向高端化迈进。以专业机构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为重点,精确绘制产业、企业、产品和研究机构“四张图谱”,形成“招来一个龙头企业、带来一批配套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向集群化发展”的招商引资生态链。进一步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切实把有见识、懂经济、善沟通的人才吸纳进来、发挥作用。积极推行“四个拜访”,即拜访国家级科研机构、全球全国专家人才、世界和全国知名企业、国际和国家级行业协会,广纳真知灼见,做好相关项目的策划、包装、推介、洽谈等工作,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我省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加快政务信息资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互联互通,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一网通办”、管理“一网通管”、数据“一网通享”,让“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规范化、标准化制度机制,稳步推进多证合一、多图联审、多规合一,有力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联审联办,尽快实现一张清单告知、一张表单申报、一个标准受理、一个平台流转。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国家标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操作办法,做好评价结果运用,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