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专题荟萃 > 全会活动 > 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 会议文件

抓好“三链同构” 建设国家粮食产业经济核心区

时间:2020-01-12 18:16 来源:

〔吕岩委员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河南要“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2018年,我省也相应出台实施意见。2019年,省委全会围绕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提出了建设“六大中心”、推动粮食“三链同构”的重要部署。

我省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近十年的保粮持久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我省虽然粮食资源丰富,但粮食作为资源的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实践证明,“三链同构”是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金钥匙”,我们必须做足这篇文章,推动河南由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升级为国家粮食产业经济核心区,走出一条由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嬗变之路。

一、高站位谋篇布局,发展战略立起来

一是立足全省谋划推进。建议省委省政府把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全省产业转型的重点,研究谋划粮食产业经济核心区建设,推动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出台意见,强力推进。二是站位全国科学布局。以参与全国粮食产业联动发展为路径,以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为重点,从“产购储加销”各环节入手延链补链,加快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争取国家粮食产业重点项目向河南布局,着力规划建设一批集粮食储存、加工、中转、销售、公铁水多式联运等于一体的粮食产业园区和集聚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群集约发展。三是放眼全球制定战略。根据国家整体部署,研究制定河南粮食国际化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嵌入全球产业链。建立粮食产业大数据研究分析中心、实施“互联网+粮食产业”计划,擦亮河南粮食产业公共品牌,更好适应消费需求,有效引领消费导向,实现“豫粮”“豫食”全国吃、世界爱。

二、高标准厚植基础,发展要素强起来

一是强基础设施。着力推进绿色储粮仓库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和内河码头等运输设施建设,支持发展冷链物流,提升仓储、物流和中转能力。二是强政策体系。以落实国家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意见为契机,整合相关政策资源,构建符合河南实际的扶持政策体系。三是强科技创新。组织全省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有关企业联合开展粮食产业技术攻关,加快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中国粮谷”“中国食谷”建设。将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食品企业纳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范围,并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四是强人才队伍。出台粮食产业经济人才培养计划,成立国内外粮食产业经济高端人才智库;整合河南相关高校专业资源,依托漯河食品学院筹建河南食品学院,构筑食品人才高地。

三、高质量统筹推进,发展支点撑起来

首先,要强化多点支撑。结合我省发展实际,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在全省构筑各具特色的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高地,强化支柱,多点支撑,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发挥郑州区位、交通、金融、人才等优势,打造面向世界的农业期货价格中心和粮食储运购销中心。发挥洛阳农机研发制造优势,打造全国农业装备制造中心。发挥周口、驻马店等地粮食生产优势,打造全国口粮生产供应中心。其次,要突出示范引领。食品工业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漯河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市、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市、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在粮食产购储运销,食品研发生产、节会展览,以及电商物流业态等方面基础较好,“三链同构”要素基本完备,建议集中相关要素资源,支持该市以建设全国食品产业制造中心和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为重点,打造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通过探索创新,助力我省建设国家粮食产业经济核心区,加快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