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专题荟萃 > 全会活动 > 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 会议文件

加强区域合作 协同推进黄河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开发

时间:2020-01-12 18:17 来源:

〔毛德富委员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1月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再次强调,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黄河文化。王国生书记在省委十届十次全会上指出要抓住黄河保护治理这一机遇,培育“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主地标地位。因此,要从国家的高度和全局的视野来研究黄河文化,发挥中原地域优势,承东启西,加强区域合作,共同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历史文化遗产,塑造黄河文化品牌。

一、展现合作精神,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大平台

黄河横贯东西九个省区,黄河文明历经多个朝代,在上、中、下游分别形成了河湟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岱文化,这些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当前首要任务是深化黄河文化的研究,打破区域文化之间的界限和鸿沟,深入梳理和挖掘黄河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突出黄河文化中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中华大一统的思想。因此,要尽快建立黄河文化研究中心和全国性学会,制定黄河文化研究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在沿黄地带选址建设“黄河论坛”永久会址,定期举办“黄河文化”高层论坛,打造黄河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建设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黄河文化深入研究和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旅融合。此外,要借鉴大运河成功申遗的经验,深化沿黄九省区的合作机制,成立黄河文化保护与申遗联盟,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作用,将联盟办公室设在郑州,力争使黄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突出黄河文化“根”和“魂”的特征,牵头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黄河文化的形成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相一致,各区域文化都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甘肃、陕西、山西和山东等省都在围绕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发声发力。黄河文化“多元一体”,是凝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因此,河南一方面要发挥地域优势,担负起承东启西的重要职责,系统性地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这一国家命题牵头做好,唤起“黄河文化共同体”整体意识,共同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不仅赋予了河南“根文化”和“源文化”的重要地位,而且也赋予了河南国家层面的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地位。因此,在文化发展方面,必须紧紧抓住这一使命不动摇。围绕国家战略,通过多种途径,力争使中华文明的源头历史及表达更丰富,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核心区”,展示“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主地标地位。

三、协调推进沿黄省区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黄河沿线的峡谷奇观、瀑布、湿地等丰富多样的地貌和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构成了丰富而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因此,沿黄省区要加强沟通协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擦亮“中华母亲河”旅游品牌。一要统一设计各民族都能认同的“黄河母亲”形象新标识;二要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统筹谋划建设一批大遗址、博物馆、传统农耕文明保护区和体验区、文化旅游协作区、黄河文化国家公园,实施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大运河文化的科学布局与有机融合;三要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信息数据平台,整合沿黄景点形成旅游联盟,信息互通,门票互惠,建立完善的旅游信任体系,统筹推进黄河文化旅游整体品牌的开发;四要打通沿黄快速旅游通道,方便日趋增多的自驾游群体;五要充分发挥各类新媒体的作用,建立“黄河文旅”政务微信和抖音等平台,鼓励沿黄省区的群众,发现和拍摄身边的“网红”黄河,把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不同季节的黄河展示出来,大力营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浓厚氛围,共同推进沿黄文化旅游带的建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