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分别从提升粮食核心竞争力、做强优势特色农业、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作出部署。
省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围绕“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齐瑞云: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开封市乡村振兴坚持凸显特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农村产业融合新载体。
就拿渔蔬模式来说,简直可以用“洋气”来形容。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这样的“农业黑科技”在开封市祥符区已成为现实。鱼菜共生大棚单个棚年产值可达60万元,带动十多户贫困户,产业园全部建成后能解决3000人的就业问题。
搭上网络快车,蔬菜能“飞”向国人餐桌。齐瑞云表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网络直播销售方式盛行的当下,开封也已着手打造线上销售模式,引进相关人才。“开封当地后备人才不足,在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能人带动效应就不足,只好引进外地人才。”
此外,齐瑞云介绍,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除了要创新方法,还要讲好故事,提升乡村文化。
“要想把河南故事讲好,就要找好切入点、找准突破口。”齐瑞云建议,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打造特色农业,主动作为,坚决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技人员、致富带头人领办或创办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为我省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齐瑞云表示,可以通过举办农民学校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培智扶志,着力培育新型农民群体,壮大乡村振兴主体。
韩华:把“医疗救助”变成“预防为主”
2013年以来,周口市采取企业总部在产业集聚区、乡村设分厂、家里当车间的生产方式,灵活组织生产。对在村里设置加工点的带贫企业,县里在场地建设、机械购置方面给予到户增收项目支持或财政以奖代补,引导企业将生产器具、原材料送到地域偏远、因病、因残、因年龄等不能进厂务工的人群手中,送设备材料上门、回收产品上门,让不同年龄、不同技能、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群能有活干,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
近年来,淘宝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火热,以种植传统农副产品为主的周口也逐渐向这种模式靠近。“一些第一书记会联系企业,优先采购当地的农产品,未来还将把农副产品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做展览,把自己地区的产品宣传出去,同时开展线上线下采购订购模式,帮助创造贫困户收入,积极打赢脱贫攻坚战。”河南省政协委员韩华表示。但是,在他看来,健康扶贫一直是脱贫攻坚战中较为难啃的“硬骨头”。从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看,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比例高居不下,全省目前达到80%以上。
韩华表示,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围绕健康扶贫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制定了一些列惠农政策,极大地减轻了患病群众的看病负担。“但即便是这样,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因病或者需要照顾患病的家属,就会导致家里失去重要的经济收入,陷入贫困。”
韩华调研后发现,一些疾病的高发病率与贫困地区卫生习惯较差、缺乏疾病预防意识等密切相关。“不治已病治未病,如果将有病之后的‘医疗救助’变成没病之前的‘预防为主’,这将会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尤其是困难群体,有事半功倍之效。”
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韩华建议,要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强化健康服务,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建立覆盖贫困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对贫困人口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实现医防结合,守好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第一道关口。”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还要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及行动,着力增强贫困群众健康素养。韩华建议,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医疗卫生咨询、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发放健康资料等活动,普及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促进等知识,引导重点人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养,力争让贫困人口少生病。
殷林:建立农村女青年创业平台
“新县是河南大别山区第一个脱贫县。”提起此事,省政协委员殷林表示很自豪。但同时面临的问题也让这个乡村女青年不敢忽视。
依托信阳新县朱冲村古村落、古树等自然资源,殷林以企业帮扶贫困村形式,将朱冲打造为国家AAA级景区,同时,流转当地村民土地,打造朱冲花卉基地品牌,带动当地用工,增加居民收入。
“将朱冲打造为优秀乡村振兴案例,鼓励当地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农家小院、农家乐、露营基地、汽车营地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有地方特色的乡村餐饮等特色乡村名片。”殷林表示,根据“营地—农户”“营地—旅游—研学”模式,企业先后组织所在村班子及当地群众七十余人到安徽芜湖等地参观,转观念,开眼界,长见识,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在工地就业,人均日收入120余元,年均增加5000元以上。“我们会联系省内外中小学校,邀请小朋友们到我们这里参观研学,并培养贫困户做当地导游,给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解当地文化、历史特色,增加村民收入。”
“大别山农村女青年留守的比例较大是现在存在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隐患。”殷林表示,由于性别问题、婚姻问题、家庭问题,具有传统观念的女性大学毕业后或在大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后,到了适婚年龄返乡结婚,承担起相夫教子、照料老人的责任,“但是她们也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奋斗,分担家庭能力和社会贡献得到的尊重的。”
作为女性,同时也是一位创业女青年,殷林深有感触。“现在大别山女青年创业失败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社会新问题出现。”身处革命老区,传统意识较强,对新的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状况不了解,社会经验不足、自身学习能力不够,盲目创业导致失败惨重,甚至会负债累累,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现有的有效资源,严重的还会导致家破人亡,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殷林建议,将大别山农村女青年聚集到一起,培养一批懂农村、爱农村、扎根农村的女青年,更好地孝敬长辈和教育培养孩子,并邀请社会各界有责任、有担当、有奉献精神的人士传经送宝,以自身经历和成功经验鼓励农村创业女青年,推动贫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长期稳定脱贫。她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以有担当的企业为主体,构建并打造大别山女青年创业平台。构建政府鼓励、引导支持下地,以当地企业为主体的大别山女青年创业平台。激活大别山留守女青年的学习动力,正确引导留守女青年理性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