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合柱常委在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的口头发言(摘要)〕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经济界委员时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这次疫情对我国中小微企业是一次全面的抗压测试,如何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高抵御风险“免疫力”,落实总书记关于“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指示要求,正是我们正确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快转型的努力方向。
一、全面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网上办公、网上签批、网上会议等线上管理模式迅速流行,不仅可以避免人员聚集、防止病毒扩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管理工作规范化。但对于多数中小微企业而言,由于信息化意识淡薄、专业化人才缺乏等原因,往往管理信息化覆盖面还不广,使用效果还不理想。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管理信息化应用步伐,切实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是中小微企业管理转型的发展方向,也是疫情所赐予企业的重要启示。
二、大力发展企业网络营销
利用新媒体和电商网络平台开展产品销售,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营销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网络营销的作用和优势更加凸显。现实中,由于对网络营销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网络营销投入不足,相当一部分中小微企业仍然依靠传统销售模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建议对中小微企业加大网络营销专题培训,引导企业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让网络营销成为助力中小微企业腾飞的翅膀。
三、不断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
这次疫情病毒的传染性极强,重要的防范措施就是切断传播途径,限制人与人的近距离接触。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作为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也在快速发展。企业的智能化主要包括制造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制造智能化可以升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的因素制约;产品的智能化可以优化产品性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建议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引领,推动各类企业的智能化水平提升,这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四、加强企业常态化健康管理
随着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已经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实行企业员工健康管理不仅是应对疫情的需要,更是放眼长远,防范企业员工健康风险的需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保护好员工的身心健康,就是保护了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议引导企业开展常态化、制度化的员工健康管理,严密监控传染病、心理疾病和职业病的发生,将之作为广大中小微企业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
五、切实增强企业风险意识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次影响巨大的黑天鹅事件,各类企业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各种风险还会越来越多,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控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前提。引导中小微企业规避风险,一要真正做到知法守法,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否则,一时的投机取巧,未来可能会付出更大的违法成本;二要稳步发展,专注主业、做精产品,努力把企业打造成行业隐形冠军;三要科学谋划企业发展战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战略性错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