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关于河南省黄河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及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建议

时间:2020-06-17 10:23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在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摘要)〕

黄河流域是我省经济活动最为活跃、产业最为发达、企业最为密集的区域,面积占全省的57%,经济总量占全省的80%左右,地位举足轻重。

一、我省黄河流域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融资方式

(一)产业现状。农业方面,近年来我省黄河流域各市县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稳产高产。制造业方面,我省黄河流域制造业重点产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矿山机械、起重及物流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服务业方面,我省黄河流域服务业重点产业主要包括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

(二)当前产业发展的主要投融资方式。一是政府直接投资。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并争取社会保险基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企业年金等保险资金,投入重大产业项目。三是企业上市及发债融资。四是产业链融资及产业投资基金。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附加值偏低,产品竞争力不强。高端产业少、产业链条短且多处在价值链中低端。龙头企业少,缺乏对行业的引领力。产业集中度不高,易造成无序竞争、发展失衡。

(二)传统产业占比过重,新兴产业贡献不足。目前我省传统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2019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3.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9%。传统产业比较集中的分布在沿黄地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环保治理要求逐年都在提升,行业转型升级任务重。

(三)创新平台缺乏,创新能力不足。一是高科技企业少。我省每万家法人企业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为70.7家。二是国家级研发机构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91%、2.89%。三是高校研究资源匮乏。

(四)金融支撑不够,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信贷规模与GDP总量不匹配。二是融资需求与融资渠道不匹配。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担保、债券融资等金融支持方式仍未全面发力。

三、关于我省黄河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优化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有关建议

(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以促进技术变革、提升产业链条为核心,制定河南省黄河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主要任务、重点领域、总体布局等。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加大项目推介力度,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重点领域投资力度。

(二)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调动各类市场化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完善政府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发挥工商联和协会商会在企业与政府沟通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实际困难,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收益。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用地、规划、环评等手续办理效率。

(三)聚焦创新驱动,夯实人才基础。坚持高端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双高引领”,对接好产业链和创新链,夯实制造业基础创新能力。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工业设计高地。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高端智力资源。持续实施招才引智活动,加强制造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引进。

(四)加强融资协调服务,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用好用活国家降准、降息等金融政策,努力扩大重点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规模。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加强与银行、基金、保险等各类银行金融机构的项目推介、融资对接,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协同作用。完善绿色通道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交易所上市及新三板、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知识产权、股权等质押贷款业务,发展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灵活运用市场化融资工具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责任编辑: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