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 提案展示

关于推进生产型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的建议

时间:2017-08-11 22:41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发展服务型制造,有利于改善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破解产能低端过剩和高端不足并存的矛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举措,同时对推动我省制造业跨越发展、“弯道超车”,夺取区域竞争制高点和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今后一个时期,制造业将更加注重贴近消费市场、更加注重向具有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配套能力的地区布局。我省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且人力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突出,有利于我们发挥优势、乘势而上,把“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努力实现我省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的新跨越。

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一是根据2016年7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三部门印发的《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支持政策。二是根据2016年2月省政府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制定实施办法、做好任务分工,聚焦四大领域、实施九大重点工程,推进我省服务型制造发展。

(二)强化产业政策引导。一是按照推进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要求,密切部门分工协作,研究提升制造业企业进入生产性服务领域的便利化支持鼓励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的协同,为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二是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支持服务型制造发展,并发挥好营改增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积极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服务型制造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完善支持保障系统建设。一是依托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和服务业专业园区等载体平台,集聚要素资源,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实施“互联网+”行动,增强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力。二是整合生产制造以及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监测认证、专业外包、市场开拓等服务资源,连接产学研政各方力量,健全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服务企业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三是加大服务型制造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加快高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设“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服务型制造人才发展体系;搭建多层次服务型制造交流平台,鼓励地方、园区、企业创新合作方式,推动交流合作。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