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 提案展示

关于推进文化创新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建议

时间:2017-08-11 22:42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围绕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以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主线,以实施文化产业“双十”工程为龙头,着力抓产业集聚、抓骨干企业、抓项目带动,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区域特色更加鲜明,持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趋势。2015年我省全社会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111.87亿元,其中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005.51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和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占GDP比重首次突破3.0%,比2014年提高0.18个百分点。但横向比较,我省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23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97%。广东省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648.8亿元,占GDP的比重5.01%,总量位列全国第一。作为文化大省,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也落后于湖南省,位居第二。

因此,保持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良好势头,实现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建议:

1、加大统筹,整合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全省文化产业资源,建立文化产业资源展示平台,向社会各界展示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制定我省文化资源目录和评估办法,建立文化资源评估和保护机制。开展文化资源评估工作,建设我省文化产业资源供需服务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资源与资本对接。建设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机制,推动全省文化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将我省文化产业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提高文化资源开发效益。

2、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文化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体育产业等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3、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项目。统筹国有和民间资本资源,推进各类文化基础设施之间与文化市场的融合发展,促进民营资本和资源进入文化领域,着力破解“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畅通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市场通道。推进民营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建设。

4、进一步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支持力度。据了解,目前我省有不少民营企业参与投资文化项目特别是社会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但由于资金、用地等问题,影响了项目的推进。建议政府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文化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在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我省文化产业。

5、打造地方文化企业名牌和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特色文化街区。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文化企业通过多元融资、产权交易等方式,组建大型文化集团。从全局角度优化产业布局。按照文化一体化的思路,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合作新模式。强化文化企业间的协作,建设文化产业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营造宽松政策环境,加速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在专业分工基础上共同发展的格局。

6、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完善文化产业运营机制。建设文化产业孵化平台,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开放式、全要素、成本低的文化产业孵化器和文化创客空间。构建文化产业展示和交易平台,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完善产权交易、产品展示和贸易运营机制,实现文化市场各要素、上下游产业链的对接共享。完善文化产业中介服务体系,发挥中介组织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行业集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