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 提案展示

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促进我省全域旅游发展

时间:2017-08-14 22:46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全域信息化或者智慧旅游的发展是全域旅游落地的重要抓手,也是全域旅游理念落实的重要支点,旅游信息化则提供了一切支持“智慧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是“智慧旅游”以及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石。

一、目前我省旅游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认识不到位,产业整体水平偏低。部分企业保守被动,信息化建设无法与政府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导致城市信息化建设不成体系、实用性差,导致一些方便游客市民的上网功能无法有效发挥,个别景区形同虚设。大多数旅行社企业由于思想保守观念落后,至今仍在采用传统作业方式,导致运营成本高,办公效率低下;市场响应迟缓,造成客户流失;同时还存在财务监控风险隐患等弊端。

2.内容同质化,推广手段单一。大部分企业缺乏专业化水准,以传统思维方式开展网络宣传:推出重复的旅游产品,简单的线路介绍;尤其在餐饮和住宿方面,缺乏信息整合,服务千篇一律,缺少特色化,没有吸引力,最终导致无效信息堆积,难以转化为真金白银。

3.数据库封闭分散,共享性差。旅游行业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大多数信息收集、存储和处理封闭在行业、部门等局部范围,没有形成纵横交错的有机网络,造成相关信息无法及时、有效的传递,无法为旅游行业共享,发挥综合效益。

4.专业人才短缺,发展速度缓慢。部分旅游企业人才短缺;一些国营企业受体制制约,往往也只是从企业内部调配一些具备初级信息化知识的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导致整体发展速度缓慢,效果不理想。

二、工作建议

1.创新机制,融合发展。建议采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牵牢旅游信息化的“牛鼻子”,统筹协调,形成借力,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在产业层面,由于旅游信息化产业链长,不仅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传统旅游产业的这些环节,还包括新型的智慧旅游规划、设计公司,智慧旅游软件及硬件服务提供者、运营商,大数据服务提供者和虚拟技术提供商等,因此,要充分发挥旅游长尾效应,统筹政府诉求、市场需要和游客需求,通过旅游信息化完成各项产业融合、产业对接和产业跨越,形成大的产业价值链。

2.整合资源,完善平台。一要坚持政府主导,有效整合旅游资源信息,利用公共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旅游信息有效沟通和共享,逐步完善旅游信息数据库建设,共同搭建一个功能完善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要积极落实旅游专家决策系统建设,实现对旅游信息数据的综合管理和科学评价,协调好各种配置资源,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同时要积极建立景区环境监测系统,保护好景区环境,二要坚持市场主体。旅游企业要更加注重旅游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反馈,利用好各种信息化手段,注重保持旅游信息及时性、准确性、时效性。积极整合宾馆住宿、交通、餐饮、景区等旅游供应商资源,实现包价资源和线路产品的优化配置,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及时更新交流。

3.加大投入,培养人才。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规划编制、数据库建立、高端专业人才引进、企业培训、政府平台充实拓展等,要注重完善网络交易结算功能,积极推进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旅游便利化、智能化水平,展示城市良好形象。二是督促引导旅游企业转变观念,加大信息化建设硬件投入力度,全面推广无纸化办公作业,实现网络信息精准化、特色化、透明化服务,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水平,提高企业诚信度,树立旅游服务特色品牌。三是加大对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人员、员工的培训力度,系统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旅游信息化快速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