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头之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报告《空气污染的经济后果》称,空气污染正在造成误工、医疗费用增加及农业产量减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建议:
一、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工作协调机制。政府各职能部门根据工作职能,明确在环境健康工作中的责任、义务及工作程序,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二、健全完善环境与健康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我国的环保监测和健康管理是“两张皮”,没有把环保监测指标数据和人体健康联系起来,建议建立环境与健康检测和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反映环境质量、人群暴露、健康效应和结局的全链条监测体系,为提高环境与健康研究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提供可靠的大数据支撑。
三、全面提升环境与健康科研水平。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大气污染基础科学研究,为科学搞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撑;逐步实现主要大气污染源量化评估,为各级政府从立项、建设等源头环节控制污染源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控目标、制定大气污染整治措施、制定应急应对预案等提供基础数据;针对公众关注度高的环境健康问题,组织开展环境与健康调查和环境健康基础应用研究,为环境健康政策制定和产业引导提供依据。
四、科学完善环境与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建议将人均期望寿命、恶性肿瘤发病率、新生婴儿畸形率等健康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的环境目标考核范围,引导各级政府切实改善空气质量。
五、切实加强环境与健康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及时发布群众关注的环境与健康信息,为公众参与环境与健康管理建立渠道。针对雾霾污染、危险化学品爆炸泄露、垃圾焚烧、电磁辐射等公众关注度高的环境健康问题,适时发布健康防护指南及疾病预防的建议等,增强公众环境健康风险判断和预防保护能力。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