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 提案展示

关于打造河南农业品牌建设质量强省的提案

时间:2018-05-16 00:00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品牌就是信誉,就是信用。近年来,河南在深入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同时,也在农业品牌发展、质量强农方面加快了步伐。《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工作行动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6〕193号)等文件都对农业提质量、创品牌提出了要求。2017年,农业部将其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当年4月,全国农业品牌推进大会在郑州召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品牌建设的重视。作为农业大省,做好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是河南省对全国农业品牌建设的使命担当,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需要,更是质量强省的要求。然而,当前我省农业普遍面临着“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产品多、品牌少,普通品牌多、知名品牌少的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我省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步伐,亟需引起重视。

为进一步打造我省农业品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动质量强省建设,我们建议:

一、发挥“互联网+农业+品牌”优势,着力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峰瑞资本最新调研显示,农产品市场的规模高达10万亿,尚存1000个百亿品牌的机会,需要有公共服务平台来提供空间使这些待孵化的品牌做大做强。然而,打造优质的农产品品牌不仅是企业或者政府的事,更需要政府主导、多方配合、各主体协调发展,紧密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吸纳区域内不同品牌,打造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议我省紧紧围绕农业提质量、创品牌这一主题,坚持“科学规划、规范实施、高效带动”的原则,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业+品牌”优势,以品牌农业、智慧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为目标,依托我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建设,再到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政策红利,“乘上”重大战略组合叠加效应的“东风”,尽快打造发展平台更广阔,未来发展更可期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打响河南农业品牌。当前,大部分农民不论是搞种植,还是搞养殖,收入都不是很稳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品牌支撑,产品市场认可度不高。而品牌的关键在标准,从大环境上考虑,当前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与各国农业标准接轨,以建立国际化的农产品品牌标准及认证体系,也必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及相关国家农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进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最终实现标准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标准服务发展更加高效,基本形成市场规范有标可循、公共利益有标可保、创新驱动有标引领、转型升级有标支撑的新局面。因此,建议我省要在质量标准建设上下功夫,通过不断地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扩大河南农业品牌影响。坚持无标制标、低标升标,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向商品化农产品的全品类、全过程覆盖;强化农业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不断推广涵盖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生产记录、质量检测、包装标记以及质量追溯的“五有一追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积极建立农业品牌认证支持体系,强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

三、建设区域化品牌,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农业品牌贯穿农业供给体系全过程,覆盖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是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标志。农业品牌具有区域自然特征、文化背书,因此,农业企业品牌要努力与区域公用品牌、区域资源实行有效的互动协同,实现公共资源与企业资源的有效结合,通过背书、文化底蕴以及产业结构优化体系,实现公共资源背书、区域公用品牌背书,形成品牌结构,共同创建品牌新生态。经过对重要农贸市场的调研发现,品质稳定的规模化生产、流通便利、品类在需求端存在产品或渠道的升级空间是农产品形成品牌的三大关键点。因此,建议我省的农业品牌战略设计要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全产业链,建立绿色生产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现代农业品牌。同时,为适应世界农业产业发展潮流,必须加快品牌创建,建议发挥好政府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造好船、掌好舵、护好航、扬好帆”的作用,深层次宣传传统品牌的同时,持续发力培育农产品品牌,积极支持市、县创建区域公用品牌,以质量带动品牌建设,加快质量强省建设,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