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村级干部是国家治理在最基层的延伸,起着联系群众、落实政策的重要作用。广大村级干部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存在问题:
第一,任期不受限制,权重难以制约。村支书一般任期3年,可以连选连任,不受届数限制,导致不少村支书终身制。几十年管理一个地方,形成集权,连乡镇领导都不放在眼里,很难约束。
第二,熟悉政策漏洞,套取国家补贴。在扶贫、土地流转、集体资产承包、土地征用等过程中,要么利用政策漏洞,打着响应国家号召的名义,利用职权低价转来村民土地,然后套取国家补贴;要么暗箱操作,将土地征用款截留等,激起村民反感,乃至反抗。
第三,利用宗族势力,欺压普通村民。由于历史原因,村干部中具有宗族势力或资本实力者居多,在工作中,就出现有些村干部仗势欺人等不良行为。如果涉及到搬迁或土地征用等重大利益,个别人甚至勾结黑社会势力,欺压村民。
第四,占用村有经济,贪污现象严重。村有经济,原则上属于全体村民,但是,部分村干部利用职权,明占暗抢,造成村有经济的严重流失;如对村有企业或池塘等,低价转让,承包期50年,一下子断绝了继任者的经济来源。城郊区域的村干部,在分配土地征用款、拆迁等资金时,也存在贪污现象。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前述问题已经积压几十年,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013年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观点,2018年1月11日,在19届中纪委二次会议上,再次提出“苍蝇乱飞也要拍”的号召,因此,河南省也应该下大劲解决这类问题了。
第一,明确村干部任期,发动群众监督。建议省人大研究立法,明确村干部任期届数,以任期2~3届为妥。在乌坎事件后,广东省汲取教训,已经明确村级干部任期。河南省也应该及早立法解决此问题。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公布举报网址和电话,号召群众监督村干部工作。
第二,相关部门联动,查处套取国家补助情况。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低保和土地流转等问题,民政、土地资源管理局、纪检监察部门等联合检查,严处违法违规案件,用实际行动赢得基层群众的信任。
第三,打击村霸现象,建构和谐乡镇。建议呼应国家反腐形势,深入开展村级干部中的腐败行为,公检法联动,纪检监察部门提前介入,针对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村霸,严打;对于利用宗族势力欺压村民的村霸,批评教育,撤换。通过长时段努力,使河南省基层风气有一个好的转变,以建构和谐乡镇。
第四,保护村有经济,打击贪污腐化。村有经济是有账可查的,至少村里人大多知道,因此,通过审计和调查,是能够查明资金流向的。对于贪污或不正当消费现象,一旦发现,绝不姑息;涉案金额达到规定限额时,移送司法查处。
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通过广大干群的努力,一定能够消除河南省存在的村级干部管理不到位问题,为建设美丽乡村、和谐乡村创造有利的条件。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