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有利于扩大有效技资,拉动经济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带动产业发展,解决产业区和生活区分离的状况,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并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直接带动和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特色小镇是百城提质的重要一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有利于补充城市功能,舒缓城市压力,改善区域人居环境,增强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和吸纳力,促进县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完善的现代城镇体系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助推我省百城提质工程更好更快地发展。2015年年底,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指出,2020年前,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我省先后15个小城镇入选中国特色小城镇。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委《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特色小(城)镇包括特色小镇、小城镇两种形态。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城镇是拥有几十平方公里以上土地和一定人口经济规模、特色产业鲜明的行政建制镇。特色小镇和小城镇相得益彰、互为支撑。发展美丽特色小(城)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
目前,全国各地在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方面均做了不同的研究和探索,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均出台了特色小(城)镇创建培育规划建设相关指导性意见,对当地特色小(城)镇培育及规划建设工作提出了指导性要求,制定了相关支持政策措施。但我省截至目前,相关意见及支持政策还未出台,各地在推进过程中,缺少方向性指导,仅郑州市按照“规划引领,先培育建设、后验收命名”的原则,制定出台了相关培育意见,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我省地处中原,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的特色产业及文化,郑州等大城市周边特色产业较多且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均有利于作为特色小镇进行着力培育。建议:
一、尽快出台河南省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指导性意见,明确专门机构负责实施。制定特色小镇培育扶持政策和标准,在资金、土地指标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支持,推动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指数,从而全面推进我省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
二、加快出台相关配套性文件。制定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评价体系,科学引领各地特色小(城)镇健康发展。因地制宜是特色小镇的灵魂,特色小镇建设应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防止一哄而上,避免“千镇一面”和低水平重复。
三、特色小城镇建设要注重区域平衡。特色小城镇建设是引领当地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方向,在全省合理布局一批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培育一批省级特色小城镇,有利于引领各地小城镇建设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全面带动其他小城镇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四、在大城市周边布局培育一批省级和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培育特色小(城)镇,有利于推动各地积极谋划高质量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有利于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有利于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城融合,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坚持规划先行。特色小镇规划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特色产业导入和环境保护,合理规划产业、生活、生态等空间布局,突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按照集约节约发展、多规融合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环境优势,深入挖掘文化传承,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突出“一镇一业”,防止“千镇一面”,确保小镇的发展方向,防止变相的房地产开发。
六、多渠道利用社会资金。一方面政府须着力创新特色小镇的商业、服务业、文化事业及符合小镇特色发展的其他产业的招商机制和运作机制,确保筑巢后“特色”的快速形成和小镇的繁荣。另一方面搭建世界500强企业与特色小(城)镇互动平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特色小(城)镇建设。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历史人文、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筑巢引凤”的激励机制和“腾笼换鸟”的倒逼机制,特别是要坚持四项标准来推进招商引资:“选得准”,即选准项目,扣好项目建设的“第一粒扣子”;“立得住”,即项目能在小镇扎根,并快速建成投产;“长得大”,即项目成长性好,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撒得开”,即项目带动性强,能辐射小镇整体经济发展、引领示范小镇产业优化升级。通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落户,推动产城融合,做强特色小镇。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