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抓住乡村旅游热潮的机遇,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形成了栾川模式等著名乡村旅游业态,并使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是,由于在基础设施、管理、人才、消费引领、文化等方面发掘不足,导致河南乡村旅游开发陷入瓶颈,在此情况下,建议可以从软、硬件两方面寻找推动河南省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的新途径。
为此建议:
第一,发展“特色产业拉动”模式,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省政府要建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发展“特色产业拉动”模式,尤其是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投入乡村的特色产业,加大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加强特色农产品的贸易展销活动,并采取多种途径推销特色农业产业。各地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地方特色产品包装起来形成品牌,同时要引导乡村旅馆等保持乡村原有特色,避免过度改造使失去“原汁原味”。
第二,发展“服务带动”模式,健全管理服务体系。政府要注重对当地旅游从业者的培养、培训,提升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和服务品质,从而利用较高的服务品质吸引游客。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全省的乡村旅游发展管理工作,在重大问题上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防止乡村旅游项目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并制定出统一的服务标准、质量标准、经营许可证等规章制度,设立监管部门确保相关规定能够得到落实。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优化产业环境,提升产业素质,使每位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都能够“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第三,发展“景观休憩”模式,增强乡村旅游消费黏性。注重增添旅游项目的体验性,充分利用我省的丘陵、山地、河流和湖泊为体验性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利用乡村有利地形开展旅游项目,增加游客的体验性,并以此吸引游客,增加游客停留游玩时间。
第四,发展“文化探寻”模式,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不同乡村之间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根基,因此河南省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和层次感。一方面要注重对农耕文化的深入开发,尤其要注重开发民俗、民间艺术;另一方面还要关注乡村有形文化的开发,使游客在接触各种农具的同时,感受到乡村旅游的魅力。发展“文化探寻”模式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健全上下联动保护机制;二是实施政府主导保护战略,政府实施统一规划和组织;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化保护和文化旅游发展,形成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繁荣局面。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