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
近年来,我省持续落实开放带动战略,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发展智慧物流、建设交通方面的“大通道”,正是打造开放高地的重要先决条件。对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我省智慧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我省发展智慧物流业的优势和潜力
1.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国家战略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为我省智慧物流的发展带来战略机遇。
2.郑州航空港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目前郑州机场共开通国际货运航线29条,基本形成以郑州为枢纽,连接亚、欧、美、澳四大洲重要城市的航空国际货运网络。特别是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的开通,进一步推动郑州航空港成为中部地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和转运枢纽,为我省智慧物流的发展抢占了“空权”。
3.米字形高速铁路网正在加快成形。郑济高铁濮阳至济南段,郑万、郑阜、太焦高铁及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正在顺利推进。中欧班列(郑州)快速发展,增开至慕尼黑班列,目前已实现每周“去八回七”常态化均衡开行,境外覆盖24个国家、121个城市。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络正在进一步完善中,机场集疏运公路网络正在全面搭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的建设为我省智慧物流的发展抢占了“陆权”。
4.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本月再次扩容,总带宽达到730G,在全国13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中位居第二。我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正在不断扩容,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初具形态,郑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指标领先全国。信息通信枢纽地位的确立和信息集散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为我省智慧物流的发展抢占了“网权”。
二、进一步推进我省智慧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贯彻高效物流理念,加大政策扶持。落实《物流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要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产业统计等明确物流业类别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物流产业地位,并将智慧物流作为新兴产业加以扶持。明确智慧物流企业、智慧物流仓储标准,在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税收、城市用地等政策予以扶持。
2.加快制定智慧物流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树立国际一流的智慧物流发展目标,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培育智慧物流市场,形成引领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态势。
3.加快传统运输业的开放和升级。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努力打破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不同运输方式和不同运输主体之间的制度、标准、规则等壁垒,进一步打通物流节点,与国家的互联互通物流大通道和干线网络接轨。
4.加强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数据接入设施、统一数据标准、各类公共资源供给等方面加大投入,建设高水平的全社会公共化的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加强新技术领域的研发。
5.加强不同产业间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打通生产、施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实现智慧物流由私人消费品向大宗产品、工业品的延伸,积极与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结合,积极推动与互联网行业、现代金融业、信息产业、物联网等产业的互动发展。
6.加强智慧物流的监管和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和建立。加强市场整合,实现分散资源的互联共享,鼓励创新和竞争,同时做好信息安全、营运安全、市场秩序维护、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等政策兜底。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