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 提案展示

关于提振河南工业发展的提案

时间:2019-06-17 21:16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2018年上半年,全省工业增速基本上在7.6%—7.8%之间小幅波动,但进入下半年以来,增速出现较大回落,特别是10月跌至4.5%,创近10年来的新低;工业投资增速仍然在低位运行,2018年前11个月仅增长3.2%、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3.2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受制于宏观经济的下行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投资信心出现严重不足和我省工业长期累积问题的集中凸显。

一、河南工业发展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短板较为明显。我省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最终产品不足,中低端产品多,而市场需求旺盛的终端消费品和高端制成品生产能力短缺。据统计,中欧(郑州)班列每年运出的省内货物仅占全国运出货物的5%。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中高端产品更为有限,如2017年,我省汽车产量为48万辆,而消费量超过200万辆。

二是智能制造带动不足。我省智能制造发展整体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从工信部抽样调查河南4154家制造企业的情况看,近85%的企业信息化处于较低的起步建设和单项覆盖阶段,智能制造就绪率仅为5.7%,低于全国1.3个百分点,对转型发展攻坚的整体带动效应还不突出。

三是企业品牌总体弱小。虽然我省成长起双汇、宇通等一批优秀企业,但总体上看我省企业规模偏小、知名品牌少、带动力不强。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我省仅河南能源化工集团1家,中国500强企业全省仅10家,全省国内上市企业仅为78家,上市公司不足浙江一年的数量(2017年为87家)。全省50万家民营企业中,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的仅有3家,超过100亿元只有20家。

四是产业集群优势不强。目前我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中,有1/3以上形成了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日益强盛;有1/3左右正在向产业集群调整,核心竞争力逐步显现;有近1/3仍然没有按照产业集群发展,没有竞争优势。

二、提振河南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抢抓扩大内需机遇,加快弥补产业短板。建议我省抢抓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引进海内外重大项目特别是沿海地区中高端产品和加工贸易项目,使之在消费端与我省巨大的市场对接、在生产端与我省宏大的劳动力对接、在原材料端与我省庞大的能源原材料对接,通过“三个对接”,打造以中高端产品为引领的优势产业链,增创全产业链、全要素的综合竞争优势。

二是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加快制造业质量变革。立足于提升既有存量,聚焦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质量标杆企业,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优质产品及中小企业名牌产品。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或隐性冠军企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全过程质量管控。大力弘扬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塑造“中原工匠”品牌。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建设便捷集合便宜的区域物流网络,构建区域供应链体系,用“流”把河南的“物”联系起来。

三是大力发展智能智造,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随着我省转型发展攻坚全面展开,“三大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和技术改造)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建议抢抓产业变革机遇,整合各种资源和政策,从发展智能装备、建设智能工厂、培育新型制造模式(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强化基础支撑(培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多个维度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推进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提升产业链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战略。产业集群发展是一种国际趋势,80%的工业增加值是由产业集群创造的。建议抓紧优化产业集群战略,真正按照产业集群进行改造升级,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延伸产业链、发展上下游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发展一批有基础、有潜力、有需求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幅度提升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