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 提案展示

关于打造培育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提案

时间:2019-06-17 21:36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强军梦、中国梦,鲜明地提出了军民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并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创了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省委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成立了高规格的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各项工作。但在具体工作中,也存在对军民融合的本质内涵和特点规律理解把握不够准确;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重大工程项目、示范区(园)策划不够,引领带动作用不显著;“军转民”的积极性不高,“民参军”的开放性程度不够等问题,军民资源双向转移、良性互动的大格局还没有形成,军民融合整体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等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2018年3月,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及第一批创新示范区建设名单,这标志着国家军民融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我省作为经济大省、军工大省、兵源大省、驻军大省,在国家整个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应抓住和利用好这一机遇,把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倾力打造培育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军民融合跨越发展。建议:

一、提升认识,不断增强培育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责任担当。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试验田”,是破解影响和制约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的主阵地,也是有效整合军地资源、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军民融合发展重要战略思想,搞清楚弄明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等重大问题,切实增强培育融合典型、强化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整体水平提升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摸清家底,准确把握培育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比较优势。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调查研究,从区位特点、军事需求、产业发展、创新要素、资源禀赋等方面,弄清本特色和优势,找到融合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要尽快建立地方上的军工企业数据库,民参军企业数据库,潜在民参军企业数据库,军工专家、军工技术人才数据库,民参军技术和有潜在军用价值的技术数据库等,为示范区规划建设提供大数据支撑。要注重学习考察外省军民融合示范区的经验做法,如“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周边产业集聚”(宁德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驻军重镇保障社会化”(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军工主机系统集成+配套民营企业”(四川成德绵军民融合示范区)等模式,结合我省的比较优势(比如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外语科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军队和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及协同创新中心等资源优势,洛阳拥有军工科研生产单位8家、规模较大的民口军品配套单位35家等基础优势),借鉴经验,发挥优势,找准突破口,选对侧重点。

三、主动作为,努力夯实培育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工作基础。建议省委省政府坚持顶层统筹推进和地方主动探索相结合,积极想办法、出政策、搭平台,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努力在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资源共享、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地人才双向培养交流使用、社会服务和军事后勤统筹发展、国防动员现代化建设、新兴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等方面做出成效,形成规模,尽早达到申报国家级示范区的标准和要求。要组织专门队伍,开展战略研究,编制专项规划,加强示范区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相关部门要主动联系对接,积极申报争取,并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提升服务保障意识和水平,强化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撑。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