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撑起了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企业家在民营企业中具有独特地位,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当前我省经济处于爬坡过坎、实现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时期。从近年来的情况看,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一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生产经营出现诸多困难和问题。陈润儿省长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鼓励、保护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但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因现实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了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已是当务之急。
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全方位清理落实和督促完善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近年来,从中央到省里制定出台了很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现实中阻碍民营投资的“弹簧门”、“玻璃门”等体制机制障碍并未能得到彻底破除。所谓“弹簧门”,是指政府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在深化、细化的实施细则方面,部分地方和领域还没有制定,一些配套措施也因各种因素没有得到全面跟进,有些政策还停留在概念与宏观层面,缺乏操作性。比如说民营企业与国企相比,税费更重,虽然国家出台很多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在享受税收优惠时门槛颇多。民营经济安排大量的就业,但很多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率低,对税收政策十分敏感。弹簧门让民企二次创业遭遇困境,不仅是税收,在融资、行政收费、政府服务等各方面,各种政策落实也无法落到实处让民企满意。民营企业寻求资金是要快、很急,而金融机构审贷程序较长,条件较高,不适合民营企业的使用方式。所谓“玻璃门”,主要指有些地方和行业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公开性和透明度不够,甚至存在对民营企业歧视性和排斥性条款,还有干部怕担责任项目投标走形式直接选定国企实施。因此建议:我省要对过去出台的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进行全面深入评估,对不合时宜、阻碍民营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予以取消;同时,要督促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出台的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细化相关配套措施,对市场准入、政府采购、产业扶持、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落实督查;向社会民众广泛宣传、准确解读促进民营制造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确保政策不截留、不变形、不走样,真正让我们干部和企业家关系做到“亲”和“清”。
第二,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再次强调保护企业家财产权,有助于鼓励民间资本创业投资,增强企业家安全感。如:前几年,曾出现社会反映强烈的涉及民营企业家产权纠纷申诉案件,一些执法部门对民营企业财产的查封程序太随意。又如:民营企业投资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领导换届后不按前任所签合同履约,政府一换届,合同就危险。没有对民营企业财产权的强有力保护,就无法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更打击民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因此建议:我省应着力推动营造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良好环境,把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经营自主权作为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工作的重点,把落实企业产权保护、减轻企业负担、保护知识产权作为重要的工作抓手;把握好执法的尺度,善待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对涉案财产的处置,不能随意牵连合法财产;对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应依法依规进行补偿救济;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各环节,建立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
第三,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当前,我省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广大民营企业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但从我省民营企业家队伍的总体情况看,创新精神不够强,多数民营制造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上投入不足,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对未来发展缺乏长远规划,转型升级信心不足。因此建议:我省应重视和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把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纳入全省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党校、社院、高校等各类教育机构培训计划;加强舆论宣传,健全完善企业家表彰奖励制度,坚持物质和政治激励结合,激发企业家热情,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民营企业家的社会文化氛围;教育和引导民营企业守法诚信,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依法维权;引导民营企业家正确分析判断我省经济发展的强大机遇,充分发挥创新、拼搏、担当的企业家精神,增强投资发展的信心,政府在重点项目倾斜、资金扶持、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激励支持;引导广大企业家聚焦技术研发,加快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提供新供给,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方向,不断激发广大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和创新担当精神,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勇担新使命,实现大作为。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