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 提案展示

关于大力建设医养结合养老社区的提案

时间:2019-06-17 21:45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根据省民政厅相关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全省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500多万,占总人口的14.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970多万,占常住人口的10.2%;80岁以上高龄老人16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250多万,空巢老人约600万,特困供养人员50万。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

按照《河南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到2020年,河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居家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通过新建、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打造200个示范型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

目前的养老机构大多偏重生活照料为主,对医疗护理存在严重不足。全省各级、各类养老机构中,有医疗支持(至少内设医务室、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的不足l7%,而有关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是全人群的3—5倍,缺乏医疗支持是绝大多数养老机构存在的“硬伤”,而养老机构内看病不能纳入医保报销体系的问题则使更多老人对选择养老机构心存顾虑。一方面是很多老人担心医疗问题而不选择养老机构,另一方面,我省很多综合医院的“压床”现象严重,有些老人长期住院养病而不是诊治,造成医疗资源严重浪费。对于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而言,慢性病、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照顾任务主要由家庭成员承担,空巢老人仅由社区工作团队提供基本生活照顾,而没有护理人员提供居家用药指导、健康膳食及康复指导。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照顾者家庭负担的调查分析指出,83.5%的照顾者认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负担。老人一旦患病,不得不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居所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负担。

传统的养老方式缺乏专业医疗康复指导和相应的支撑系统,不方便就医;而目前大多数大型医院尚未参与地方养老服务,也没有与地方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不方便养老。在未富先老及养老、医疗、长期照料服务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省养老社区工作刚刚起步,养老较为单一,与当前形势下老年人实际需求相差较大,亟待重点推进,加快建设医养结合的养老社区势在必行。为此,建议:

一、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社区的建设

在现有或新规划医院周边配置一定比例的养老社区(机构),例如;新城区医院建设选址区,就近可配套养老机构和社区。既解决养老机构医疗力量薄弱的问题,又能使医院的医疗资源效率最大化,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将各级综合医院与带病养老人群的养老机构有机结合,探索“医养结合、康复养老”的服务模式,形成医院和养老社区之间双向转诊机制。对社区内老人进行合理划分,患病老人可在医院内接受住院治疗,待病情好转后可回到社区继续休养,对于正常居住的老人则由医院内的护理中心建立健康档案,提供长期跟踪服务。

二、养老公寓 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医养模式

可把通过“城中村”改造中腾出来的空地,按一定比例作为社会公益项目用地,优先规划建设为社区老年人公寓。这样有利于利用城区成熟社区的优势,减少公共配套建设费用,把社区老年人公寓建设成本降至最低。社区老年人公寓中配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具有技术精湛的医疗队伍,以及耐心细致的护理人员,可以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居家养老等服务,医生和护士采取24小时值班、医护定期查房的制度,随时可以提供医疗保障。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托护理和临床治疗为一体的社区老人24小时全托全程式的医疗护理服务。

三、构建养老护理培训平台、加强专业医养护理人员队伍建设

建立养老护理培训平台,开展教育、培训及资格认证服务。构建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一、依托高职院校资源,开展医养护理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及资质认证工作。二、医养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促进医养护理人员的技能持续提升,以及职业资格的标准化认证。资源共享,探索创新型养老产业服务输出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教结合的医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以企业为主体投资建立专业培训机构,整合社会教育与医疗体系资源,推动专业人才培训与成长。三、将医养护理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范畴,为医养护理人员设立政府特殊岗位补贴,稳步提升养老护理人员工资福利。

四、培育和壮大一批骨干医养机构、加强运营管理的监督

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民办医养机构规模发展,增强生存和发展及抗风险能力,形成养老集团。帮助他们成为引导养老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并充分发挥其在民办养老机构中的示范带动效应,加快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化、社会化的形成。

政府出资建设的社区老年人公寓实行“公建民营”方式,通过招投标委托社工类社会组织运营管理,提供多种养老服务。政府每年对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和考评,督促其发挥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