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 提案展示

关于治理校园非法网贷的提案

时间:2019-06-17 21:54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一些非法网络借贷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借贷业务,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以“零门槛、无担保,放款快,分期付”等条件诱惑学生“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在校学生只需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种种美好的外衣,使得校园贷犹如金融毒品能够让大学生欲罢不能。校园非法网贷其实是变相的“高利贷”,借贷过程中产生高额的服务费,砍头息、罚息、复利等叠加起来多种费用,致使学生实际借到手的钱寥寥无几,却要还本付高息。一旦逾期还款,罚息以复利计算,利滚利,有的拆东墙补西墙,陷入多个平台借款,从一开始的借款几千元演变成负债几十万元。还存在个别学生身份被冒用、莫名遭到暴力追债,更有些女学生被采取“裸贷肉偿”,非法网贷致使学生退学,自杀的事件屡屡发生。2017年,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任何网络贷款机构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并鼓励正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同年12月,央行和银监会又联合下发通知,要求网贷平台不得为在校学生、无还款来源或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享低息贷款)人提供借贷撮合业务。但是校园非法网贷仍屡禁不止,已经严重破坏了金融秩序,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校园非法网贷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大学生的消费理念超前,据调查61%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分期付款消费。第二,法治金融宣传力度差,在校学生包括部分教师对非法校园网贷的危害认识不足。第三,正规金融机构放贷程序繁琐,防控程序复杂,传统的运营模式不能满足大学生新的消费观念。第四,监管及惩罚措施不得力,违法成本与非法期待利益悬殊较大。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规范治理建议:

一、全面加强教育宣传工作。高校上好大学生开学《财商教育》第一课,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做好警示教育,制作《校园贷风险告知书》,课后履行签署告知书仪式。定期组织以“拒绝校园贷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定期在校园微信公众号,微博上推送“理性消费、拒绝校园贷”的宣传图片和视频。司法部门、金融机构送法律、送金融知识进校园,以案说法,让学生充分认识校园网贷的危害性,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二、建立双重监管制度。高校建立信息畅通的预警处置机制,学校的辅导员、学生干部队伍发现有参与网络借贷的学生,要及时跟踪建立档案,及时与学生及学生家长联系,或以学校名义报案,寻求司法救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问题。金融部门加强对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金融网站和P2P贷款平台的全方位监管,及时通报监管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法单位。

三、稳步推进合法网贷。金融监管部门制定网络贷款平台行业标准,引导合法合规的金融机构重视开发校园市场。合法金融机构尽快为满足大学生打造量身定做的网络贷款程序,满足高校学生群体日益旺盛的金融借贷和消费需求。教育部门应积极配合,做好在校大学生毕业流向等信息共享,有助于在学生毕业后重建信贷关系,银行不担心找不着人,学生也不可逃避还款。

四、建立教育、公安,金融,工商、工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有效配合,对违法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做到2018年政府报告中提到的依法治理金融乱象,规范金融交易行为,确保金融安全稳健运行。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