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 提案展示

关于在乡村振兴中首要选优配强支部书记有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提案

时间:2020-07-10 21:34 来源:河南省政协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层组织是关键。近年来,我省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但依然存在着农村基层组织干部队伍“老化”,主体作用“虚化”,号召力“弱化”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层组织队伍老化,活力不够。调研发现,农村劳力大量外流等原因,导致基层组织队伍老化,结构比例失调。如新乡市获嘉县219个村“两委”成员共1256名,其中46岁至59岁的有745人,59.3%;60岁以上的有242人,占19.3%;平均年龄51.8岁。基层组织队伍年龄偏大,造成新生力量不足、活力不够。

(二)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偏低,主体作用“虚化”以新乡市获嘉县为例,1256名“两委”成员中,大专学历以下的有1057人,占92.1%;其中初中以下有373人,占29.7%。有经商经历和致富能力的226人,仅占18%。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偏低,造成责任意识不强,进取能力不足导致农村基层组织“有形无力”,难以发挥引领作用。

(三)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组织号召力弱化,我省大部分村为集体经济薄弱村,部分村集体收入不足万元,甚至个别村无集体收入,造成了村集体在干事创业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村级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逐步弱化。

二、 建议

(一)拓宽渠道,创新机制,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一是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头作用。组织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逐步实现一村至少有一名下派干部,通过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把村党支部建成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坚强战斗集体,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二是引导高校毕业生、企业优秀高管、域外人才到基层一线锤炼,充实乡村一线干部队伍。三是深挖基层人才潜力,注重从乡贤、优秀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群体中发现、培养基层干部人才。

(二)强化教育,创新方法,增强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一是构建市级示范带动、县级全覆盖、乡镇常态化的村支书培训机制,为农村党支部书记提供内涵丰富的理论和科技知识。二是在全省范围创立农村党支部书记论坛,定期举办活动,探讨交流解决农村发展稳定难题的经验,提升农村党支部书记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完善关怀机制,落实农村基层干部的薪酬并逐年提高,为农村基层干部营造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通过“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共产党员先锋岗”等形式扩大党员影响,激发其动力。

(三)科学统筹,因地制宜,增强基层组织的带富能力。一是要以市级层面为统领、以乡镇为单位制定科学详细的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乡村经济振兴。二是探索基层经济发展模式。推行“基地+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等模式,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建设,增强带动致富能力。三是因村制宜,打造“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大力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项目,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四是强化责任,在脱贫攻坚战中锤炼队伍。农村党支部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发挥“点燃一把火,带动一大群”的作用。善于在带领群众上谋思路、出点子,培育农村致富能人,帮助群众找致富门路,在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智力扶贫上下功夫。加大宣传力度,抓好政策落实,做好服务保障,主动排忧解难,助推脱贫攻坚,在实践中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