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时间:2020-09-25 16:50 来源:河南省政协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确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重点新兴产业,围绕新兴产业培育,统筹推进顶层设计和重大项目引进,突出创新驱动和平台载体建设,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仍存在规模总量较小、发展环境不优、创新能力偏弱、资金支持不足、市场开拓困难等问题。为加快做大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我们建议:

  一是科学布局,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对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我省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研究出台“一业一策”的细分领域政策,引导我省新兴产业加快做大做强。立足产业基础,科学布局各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减少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引导地市聚焦自身优势,加快制定产业技术清单、人才清单、融资清单等,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链推进机制,实现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无缝衔接。

  二是集中攻坚“卡脖子”技术。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领域编制技术图谱,梳理制造业优势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通过定向组织、对接国家、悬赏奖励等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加快建设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切实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力争在制造业关键核心部件、智能装备和智能工业软件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三是加大重点新兴产业项目引进。瞄准关键领域和高端环节,省市紧密协同、凝聚全省合力,谋划引进若干能够引领带动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各级政府部门对引进企业、项目以及上下游产业链要主动对接服务,加大政策、资源、资金全方位支持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经营难题和人才后顾之忧。

  四是补齐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短板。抢抓国家布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布局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我省龙头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鼓励规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引导中小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利用我省市场优势和劳动优势,与华为、阿里等行业骨干企业合作办学,定向培养一批新兴产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五是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生态。深入开展制造业改造升级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为衍生培育新兴产业打牢基础。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各类投融资平台作用,有效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创新产品推广力度,对创新产品给予优先支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销售,以市场驱动新兴产业发展。

  六是大力集聚创新资源。发挥我省举办“中国(郑州)国际创新创业大会”“嵩山论坛”“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等国际展会、论坛的作用,以信息流汇聚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加快实施河南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合作专项行动,加强与俄罗斯、以色列、乌克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搭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海外高水平人才引进平台和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借势借智借力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