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首页 > 政协论坛 > 发言摘登

加强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检测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促进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0-09-25 17:00 来源:河南省政协


  传染病是全球死亡率与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类别之一,一直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一些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如非典、新冠、埃博拉、鼠疫等在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甚至影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因此,重视和提升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的应急防控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健康课题。

  检测技术在公共卫生防控工作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对重大传染病的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检测是早发现、早治疗的技术前提。新冠疫情期间,我省科技厅、郑州市科技局迅速立项,鼓励开发新冠检测产品,我省产学研用协同攻坚,取得了一定成绩,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程序,获得注册文号,并推向市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严重不足,早期病毒研究工作难以开展。为保证生物安全,高致病性微生物的培养、测序、中和试验等研究工作,需要在P3实验室或更高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依托P3实验室,可快速建立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响应机制,并结合企业自身技术优势,迅速研发出检测试剂,以提升应急防控能力。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美国P3实验室超过1400个,我国不足50个,而我省仅有1个。我省P3实验室数量少,满足不了企业和科研机构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研发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二是我省缺乏核酸检测应急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能力。核酸检测是新发突发传染病检测的重要手段,在早期的确诊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省还没有新冠核酸检测产品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程序,没有获批上市的产品。我省缺乏核酸检测应急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能力,从公共卫生应急防控的角度,是重大的缺憾。同时,如果我省在核酸自动化快速检测方面有所建树,将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三是病原体抗原、抗体检测用活性蛋白快速开发和制备能力不足。活性蛋白材料是免疫诊断技术创新的源头。在传染病检测方面,能够快速筛选到精准的原材料并能够放大制备,是研发传染病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的关键因素。目前,我省企业使用的活性蛋白关键原料多从外地甚至国外购买,制备能力不足。

  四是产用结合不够紧密。首先,在面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时,产业需要充足的病例进行研究,医疗机构有充足的病例资源,却无法及时与企业分享,企业难以快速开展新产品的研究和临床验证工作;其次,我省是人口大省,医疗消费市场大,生物医药产品需求量大,如何利用我省市场推动我省产业的发展是有待思考的一个话题。

  针对以上问题,为加强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检测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促进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P3实验室建设。由于P3实验室投资大、维护和运营成本较高,日常使用达不到饱和,建议由政府投资建设,企业负责日常运营费用,在企业自身使用的同时,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二、鼓励我省企业继续研发新冠核酸检测产品,并帮助企业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程序,提高我省核酸检测产品的自产化储备能力,以备不时之需。

  三、鼓励企业开展检测产品用核心原料的研发工作,并提高产业化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引物合成技术、活性蛋白材料制备技术等。

  四、建议建立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联盟,建立产业与医疗机构的长效联络机制,以便及时应答;搭建产用交流平台,定期举办论坛,卫健委和医疗卫生机构走进本省企业,促进企业与医疗机构的交流合作,利用我省市场推动我省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